第32章(3 / 4)
,这给的赏赐也很丰厚,太后之后是皇帝及皇后的嘉奖与赏赐,显然是为了南山之事。
紧跟在宫中这些贵人身后的,是山上遇险时相伴的一众贵女,这些人不止自己上门探望,连带着家中长辈也送了厚礼,一时间,宣国公府收的谢礼库房都快塞不下了。
苏怡安勉强打起精神应酬,这些人中确实有感念她心意的,但也有人家不过是揣摩上意,紧跟帝王步伐,但无论怎么说,她和宣国公府如今确实得了实惠,奖赏谢礼也好,名声关系也罢,一时间,宣国公府在京中炽手可热。
到底南山之事涉及的贵女们人数多且身份不低,处理起来不若以往那般藏着掖着,就算是为了女儿日后姻缘,这京中流言与涉事匪首都要好好料理。
很快,京中流言风向大变,坊间谈论最多的不是贵女们如何如何,而是宣国公府救人的那位小姐。
在崔洵送来的信里看到他的调笑,苏怡安无奈一笑,其实事情像现在这样处理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她被宫中那几位连连嘉奖的事京里众人皆知,贵人金口玉言板上钉钉推崇她,显见表明了心意,但凡知机的迎合上意的,都该知道事情怎么做,尤其那些被掳的贵女里还有太后十分喜爱的外孙女以及皇帝陛下的远房侄女,更别提剩余贵女背后的公府伯府以及权臣人家了。
京中关系网层层叠叠,细数下来,大半权贵之间都沾亲带故,所以,这风向必须得变。
为了平息事态与流言,众人以苏怡安为切入点也就不奇怪了,她年纪虽小,却手刃贼匪给其他人创造逃跑间隙,不论结果如何,到底值得褒扬赞赏,尤其推她出头,这流言中的艳色还能削减几分,更是所有人心中上上之选。
虽说她容貌在京中有些名气,但到底年纪小见人少,名声还未传开,身上除了家人宠爱公府明珠之类的名头也无其他惹祸招事的由头,多重考虑下来,她被迫变得美名在外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这些东西到底只是小事,苏怡安更在意崔洵信中提到的二皇子与晋安公主。
和一无所知的她不同,崔洵是知道幕后黑手是谁的,虽说上辈子没发生南山遇袭这件事,但同样一批贼匪却牵扯到了户部赈灾官银失窃一案。
信中崔洵同苏怡安详细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批贼匪是二皇子遣出京外的门客所招揽,原本是为了处理些肮脏事,后来才转行做了杀人劫财的匪盗,因着京中皇子们为了太子之位争得厉害,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