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趁着这个机会,跑出庙外。 (1)(11 / 23)
论是全真、正一、武当,还是青城、崂山都是修炼内丹的宗派。外丹已经不是道教的主流。
可是道教的初始,一直是外丹为主,修炼外丹的流派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的刘安,也就是著书《淮南子》的太极真人。
晋朝又出了一个影响道教的葛洪,葛洪与刘安一样,都是修炼外丹道教宗师。但是在晋朝外丹鼎盛时期之后,道教出现了内丹修炼,并且渐渐和外丹并驾齐驱。
到了隋末唐初的铲截之争后,道教内丹高手终于占据了主流。而修炼外丹的道士,被内丹道士不断排挤,甚至从正统的传承上,外丹也慢慢被否认。
如果不是明朝时期的几个皇帝窥觑外丹之术,也许外丹派别就已经失传。嘉靖时期,朝纲混乱,严嵩把持朝政。但是嘉靖最宠幸的人,并非严嵩,而是蓝道行。
很侥幸的是,蓝道行就是外丹高手,而且他秉承的流派非常古老,传承于西汉初期刘安一系。蓝道行与徐阶共同扳倒了首辅严嵩,徐阶当政之后,给予了蓝道行道教最高国师的身份。
于是蓝道行,在民进寻访道教的外道术士,终于把流落在民间的外丹道士,全部收拢,重新振兴了外丹的道派。蓝道行自封为外丹派的祖师。这一派终于流传下来,也就是申德旭如今率领的白丹派。
白丹派历经明清两朝,又重新归于末道,隐藏到了民间。由于外丹式微多年,这个最正宗的道派,反而被道教鄙视为末道。全真、正一的道士,提起白丹派的时候,都鄙夷的称为豆腐教。而白丹派的名声,已经渐渐消失。
直到唐朝,制作豆腐的方子,流传到了民间,才成为中国民间的一道食材。而白丹派的众多教众,因为躲避道教内部的相互残杀倾轧,只能隐身于制造豆腐的行业里。
白丹派的门人,在皈依门派的时候,师门告诫门人,刘安发明豆腐,但是从来没有把豆腐用于食用,豆腐只是外丹派一个修炼方术而已。
申德旭一步一步的顺着扶梯爬下,远方的朝阳始终保持在东方的山头之上。申德旭想起当年到水利水电大学毕业,跟随水文单位到了湖北,参与建设葛洲坝水利工程前期勘测。
他到现在,还记得自己那一天,走到了这个小城里的古老的民居小巷里,小巷的名字叫墨池巷,四周都是民居。就在一个没有了墨池的墨池巷里,他遇到了一个老者,老者与他交谈很久,这个老者是一个走街串巷挑着担子,买豆腐的老人。
申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