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镜梦缘(3)(5 / 7)
不假!
他们文化匮乏是不假!
但说不定人家一个小部落的人天天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也会觉得幸福,这就像小时候的我们啥也不懂,饿了吃吃了玩那样快乐,我们认为他们不幸福,不过是先入为主的认为他们是蒙昧落后的,所以就认定他们不幸福。
咱们可以认定他们的这种幸福是“原始而低级的幸福”,他们这种幸福建立的基础正是物质和文化无差距,因为大家一起看天吃饭有啥吃啥,吃饱就行,吃不饱大家都饿着,再加上大家什么都不懂,文化层面上也差不多,所以大家心理就平衡了,而心理平衡恰恰是人类感觉到自己幸福的最根源的东西。
从这里来看,最初的原始人从一开始就实现了无差距的战略目标。
但是,无科技这个想法,只是一个空想和假设而已,科技本身就存在于宇宙之中,不可能不被发现,所以,科技总会冒头,总会引领世界向前进化。
上面咱们所说的最开始那批猴子,最初的无差距是最为低级和原始的物质匮乏和文化匮乏的无差距,那么,按照“升级法则”来看,我们人类最终的战略发展目标就是向着更为高级的全面物质和文化无差距的战略目标进化。
不然,世界终究会掉进崩溃重建的“循环”法则之中,也就掉不出去古代人民对这个世界认识之后的一个“循环往复”的世界观了。
古人之所以提什么世界轮回交替、历史重演的概念以及能够作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其实就是就是基于一个循环往复的世界发展观。
这种循环往复的世界观到底正确吗?
其实如果上升到哲学思辨层面来看,这种世界循环往复的世界观是有道理的,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一个“官商的权贵政治制度”,所以后人在对未来社会做预测的时候,认为世界再怎么发展也逃不出这样的政治制度,并且通过对过去历史的了解就能研究出一套对未来预测的法则,这种法则的根基是“循环往复世界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运用过去流传的天象、人事、易、理、气、数等相互对应观照法则对未来预测。
如果我猜测正确,那么古代一些《预言书》的产生基础就是如此,只不过后来人将后来的人事往里面生拉硬套,于是神秘主义的多次方就出现了。
不弄点神神秘秘的东西,古代那些术士们,怎么在神鬼世界观主导下的世界中混饭吃?
人类无非天灾人祸,吃喝拉撒,你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