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这天命,孤亲自来写!(6 / 8)
可偏偏不能喊疼去发泄,因为这样会更疼。
“自己下去找军医包扎!”
什长对覃大勇喊道。
覃大勇摇头;
什长对着覃大勇的肚子就是一脚:
“滚他娘的下去,少了你一个楚奴也打不上来,快去!”
覃大勇只得点头,匍匐着身子走到城墙背面,那边有民夫在候着,当即一个民夫就搀扶着他下去。
等到了军医帐篷那里时,那个先前搀扶着覃大勇过来的民夫喊了一个数字,旁边一个书记官做了记录,民夫马上又折返回去继续寻找伤员。
晋东军民,闻战则喜,在此时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正兵辅兵还是民夫,都在为自己的军功努力着。
另外,晋东军的战场救治体系,是四娘亲自建立的,以前在翠柳堡时每次打完了仗,都是由四娘帮忙处理伤口和缝合;
其实,每个军队里,都有军医这样的职务,但晋东军,是最为专业的。
充足的后勤医疗保障,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绝对值,且是超值。
“会有点疼,你忍着点儿。”军医检查了一下覃大勇的伤势说道。
覃大勇点头,同时眼神示意自己没问题。
然后,
“啊!”
覃大勇这一脚,又牵扯到了伤口,
马上又更疼:
“啊啊啊!!!”
终于,消毒流程结束,军医帮覃大勇把脸上的口子包扎了起来。
“事儿不大,放心。坐休!”
覃大勇已经大汗淋漓,只觉得楚奴比起眼前的军医官都要可爱得多。
这时,又有一个被砍伤的士卒被民夫抬了过来。
刚给覃大勇治疗好的军医官走向了他,
然后,
在覃大勇的注视之下,那位兄弟也:“啊!!!!”
消毒,止血,上药,这一流程下来,可以让很多会因感染而死的士卒保下命,也能让本会残疾的士卒又更多的机会重新回到战场。
只不过,这流程上,肯定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不可能跟在家里看郎中时那样和风细雨。
事实上,很多军医都是在战时被征召过来的郎中,有些身上也是有标户身份,不过平日里也能在医馆坐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