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4)
身专业知识强硬,很多年前就被农科院那边授予了荣誉教授的头衔。
来都来了,宋玉安也不去再想实验室里的事情。何耀宗有句话说对了,秦海来一趟确实是难得,几人都时间宝贵,说话喜欢打直球,所以几人接下来的聊天都是围绕着这条铁路路线的。
宋玉安首先提到的,就是希望能在明珠镇附近建造一座火车站的事情。
“建造火车站所需要的成本,可以由我们镇上的居民集资。”宋玉安其实是可以自己出资的,但那是万不得已的行为,一来他这些年除了孩子和老人,已经很少会主动去花钱给镇民们某福利了,毕竟大家都有钱了,宋玉安不想他们好逸恶劳。
二来嘛,宋玉安一人要求建造一座火车站,和明珠镇所有居民愿意资助集资建造一座火车站,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前者人家会说宋玉安以势压人,叫领导都不得不低头,后者那就是民心所向了。
“可是,这里离夏市太近了。”秦工他们确实没有考虑过在明珠镇附近建造火车站的事情。
“其实也不算太近,而且明珠镇在夏市的右侧,有乘客要往湖省方向去的,完全可以在明珠镇下车再转乘,这样可以帮夏市分流不少旅客。夏市毕竟也不大。”
宋玉安这个说法也不是信口开河,云省的城市都有这样的短板,山头太多,城市面积太小,不好发展,所以这边的城镇普遍没有北方的大,夏市也是,它以前本来就只是一个县城,面积可想而知。
而一旦路通了,夏市作为贯穿南北,云省,泰省,湖省之间的中心点,客流量可想而知。
到时候整个城市的拥堵是可以预见的,如果在明珠镇这边建造一个火车站,它可以作为夏市的一个分站,但往湖省的乘客,如果不是想去夏市游玩的,完全就可以在这边换乘。
毕竟城市拥堵也是一个大问题,若是不能解决,那么会影响到常住民的生活质量。比如公交,地铁,还有各类公共设施。而一旦受了影响,那么有资金有条件的年轻人,就会考虑去别的地方定居。
毕竟夏市再繁花也不能繁花得过京城和海市去,如果你一个小城市比这些大城市还拥堵,谁愿意留下来?
“另外,移山以后,碧波江就离明珠镇很近,我们村镇上的居民有意在那里修建一个码头,只要不是雨季,夏市和湖省之间的运输就可以依靠碧波江。”
之所以以前没这个想法,是因为一到雨季,碧波江经常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