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番外二(1 / 6)
元和年间, 很多藩镇都向朝廷表示归降,由朝廷重新任命流官挟制。但也有几个藩镇例外,比如虞北玄下辖的淮西。
河朔三镇分崩瓦解,武宁节度使徐进端突然病逝, 剩下的忠武节度使赶紧向朝廷进表表示忠心,一时之间, 举国有能力与朝廷叫板的节度使, 只剩下虞北玄还没有表态。
虞北玄坐在节度使府邸里, 望着面前的舆图,谋士和亲信都坐在屋子里。一位谋士说道:“使君不得不放弃一些利益,接受朝廷指派的流官。您知道我们这位新天子的作风十分强硬, 若不是当初宫变的时候,您倒戈相向,恐怕如今也无法安然站在这里。”
他说话比较直白, 但也是事实。
虞北玄负手而立, 没有应声。
这世上最聪明的人大概就是李晔了,懂得放弃荣华富贵,权势地位, 如当年的陶朱公一样,放舟五湖, 逍遥自在, 绝对到达了一种境界。可惜他是个俗人, 他舍不下手中的权力, 因此想与天子相争。
“你们认为, 我该如何?”他问道。
“您应该向朝廷上表,主动表示愿意按时进献,然后接受朝廷委任的流官。其实只要将那流官好好收买一通,与现在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谋士建议道。
虞北玄这个人天生有反骨,他不喜欢被人强压着头做事。当初舒王逼宫的时候,拿他的老母亲威胁他,他心里其实就已经有了反心,后来不过是顺势而为。现在的天子与那个时候的舒王并无区别,所以他内心是不愿意臣服的。
“我好好想一想,你们先出去吧。”虞北玄沉声说道。
谋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使君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只能退了出去,留下常山和陈海两个人。
陈海几年前在蔡州受了一箭之后,右臂几乎废掉了,现在无法上战场,基本都是留在后方处理事情。他对虞北玄说:“您是不是担心,派流官只是天子的第一步,他最后的目的,还是要收归藩镇?”
毕竟自大乱以来,国力衰微,自元和帝登基以后,国家渐渐有中兴之象。加上崔时照等年轻官吏,都支持天子改革。所谓改革,首当其冲就是要拿藩镇下手。
“难道不是如此?”虞北玄反问道,“我辛辛苦苦经营多年的淮西,凭什么乖乖交到他手上?”
陈海和常山相互望了一眼,知道使君态度坚决,便没有再劝。
不久之后,虞北玄走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