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1 / 6)
在未成年就夭折。
如果生育率是一,那么每一代人就会减半,如果生育率是1.5,那么每两代人就会减半。
中国的生育率在50年代初期高达六左右,80年代开始一一胎化政策的时间是1.2到2.8之间,到现在(截止到肖燕统计时)已经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生育率调查显示,也只有1.2左右,已经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如此低的生育率带来的后果是,人口结构就在今后30年内会发生剧烈变化。
2040年的人口结构,虽说总人口还是以14亿左右,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从现在的两亿增加到4亿多。
20到60岁的工作年龄的人口从8亿降到7亿,更严重的是最有活力的20到40岁的人口,将从现在的4.5亿降到不到三亿,将整整减少33%。
肖燕又模拟了一下2040年美国的人口结构,美国因为有较高的生育率,所以将继续保持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
同时美国每年还要引进一百多万新移民,其中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高科技人才,美国将凭借其人口年龄结构和吸引人才的优势,成为科技创新的世界超级大国。
而那时的中国人口已经严重老化,其老化程度高于现在的日本,而现在的日本正饱受人口老化之苦,连续20年的经济萧条,那么日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一步的呢?
肖燕又开始研究日本的人口结构,日本在50年代到80年代是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连续30年的GDP平均增长率超过8%。
到80年代末,人均GDP大有超过美国之势,但最终受制于老龄化,经济发展速度从90年代开始下滑。
日本没有多少类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生育率高于现在的中国,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生育率迅速下降,到80年代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6左右,到90年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5,现在只有1.3的水平。
由此带来的严重老化的人口结构和一系列社会问题,65岁老年人口比例从70年代的7%增加到现在的22%,平均每个年轻人抚养0.81个老人,而老人不得不承担通常由年轻人工来做的工作。
肖燕在研究中还发现,由于人口老龄化,企业中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年轻的人的提升空间越来越小。日本企业中普遍存在论资排辈,资历重于能力的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