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十一章(1 / 8)
太和门前。
此处为百官上朝的地方, 天子坐于高处,百官持笏立于底下, 因是御门,便又有个“御门听政”的名号。
此时时辰还早,天边这会也只是刚刚开了个晴。太和门前时不时有官员上奏禀报,而其中说得最多的便是燕北的后续之事…如今燕北暂由二皇子独孤邕管理, 早些日子他便遣了使臣送来降书以及一份为求两国交好,自愿附属于大晋之下的公文书。
如今众人便是在为这事商讨…
头一种说法是言燕北攻战大晋几十年,哪能他们说一句投降附属便允了去的?
而第二种说法却是道燕北这回给出的条件不错, 每年千匹战马、还有燕北特产的铁矿…有了这些, 燕北便已折损了大半气数,往后哪里还敢再有什么异心?
…
到后头还是刘谨发了话, 允了第二种说法…
另特遣了人去与燕北的使臣谈判,大晋缺得最多的就是马匹和铁矿, 何况如今的燕北早已不成气候, 他大晋泱泱大国何不大方一回?刘谨想到这只觉得全身筋骨都舒畅了一回, 燕北一直都是大晋的心腹大患…
几十年来,不管是他的祖父还是他的父亲,他们都未能了却这个心腹大患, 可如今却在他的时代了结了。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又如何不兴奋?刘谨微垂着眼透过十二串珠帘朝底下看去, 而那个站在武官第一排的年轻男人亦抬头朝他看来…两人的面容都未曾有什么变化, 可还是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
意气风发…
属于他们的时代早该来了。
天子既然已发了话, 众人自然不敢再言纷纷拱手应了是…如今的刘谨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纨绔天子了, 这朝中大半官员早已更换,即便有些中立的老臣也向来是恪守本分鲜少与其有政见相驳的时候。
为官者都是聪明人…
这些年刘谨的所作所为,早已让他们认识到这个少年天子真正的模样…当年的纨绔、天真不过是他的保护色。
而如今的刘谨早已褪去了那一层遮掩,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这其中自然有不少官员纷纷表示庆幸,好在当年卫玠掌政的时候他们未曾怎么站队,若不然按照刘谨如今的铁血手段,只怕他们也早就不在这太和门前了。
自然也有不少老臣表示欣慰,他们大多是历经两朝、三朝的臣子,拥护得也一直都是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