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你我皆凡人(3 / 4)
有时候也在想,每天训练得这么苦,图什么呢?去外面端盘子难道不比现在挣得多吗?练到肌肉酸疼膝盖水肿,可是就是跑不快,她有什么办法呢。好不容易最近状态好,可以在训练中偶尔跑出11秒8以内的成绩,江省女子短跑实力不济,她这个成绩已经算数一数二了,而且她的200米和跳远成绩也都看得过去,省队虽然不缺钱但也不愿意在没可能的项目上浪费钱,她能兼项派她一个去当然比几个弱势项目分别派人再统统一轮游要强。
张莉暗自规划着再努力训练巩固几个月到明年2月去参加室内田径锦标赛,跑出11秒8以内就能进决赛了。到时候不得奖都没关系,她有了运动健将的称号,工资能往上调一级,退役后安置费都能多拿点,以后找工作,别管是当教练还是体育老师,曾经进过全国田径比赛决赛都是个很好的亮点,甚至就在省队内部,进过全国前八名还能在成绩降下来之前吃一段一类灶呢。
可是这么美好的计划在昨天破灭了。本来她去参加比赛是十拿九稳的事情,昨天刘教练却突然宣布要来个十六岁的高中生,选拔赛随随便便就能跑11秒81,比她在正式比赛中的成绩都要好。
不,甚至陈焕之训练时成绩稍差教练都会派她去,毕竟她年轻有天赋,又有无限的可能,区区一个室内田径锦标赛,又不是全运会,有什么要紧呢,教练为了锻炼她给她积累经验,说不定明年半年的田径比赛都会派她去。
十六岁,有天赋。
张莉默默地想,她也曾经是十六岁啊,可是天赋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就这么残酷呢。
作者有话要说: 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过一篇关于退役运动员生活安置的报告,其中有他们退役后的收入水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在1000元以下,已经触及温饱线了。看完心里有点酸,他们的少年和青年时期付出了远比同龄人更大的努力,可是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回报。这其中原因很多种,社会的自身的制度的,不过那个报告时间比较久了,我相信现在会好很多的。我现在办卡的健身房里面有个女教练以前是练篮球的,其他教练也大部分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我觉得这样还挺好的,收入应该还不错,虽然穷比如我买不起课,只能默默地看着他们……
另外在查省队伙食标准的时候查到的大部分是一几年的,我根据通货膨胀又下调了一点,但总体上冠军灶一直是高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二类灶/正式灶减少点,试训灶再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