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4 / 6)
抓着葛老师的领口身子瘫了下去。
“松开”葛老师看样子火很大,拉开了韩炳的妈妈的双手,气冲冲的走了教室。韩炳的妈妈则躺在了讲台上抽泣,班里的几个女生把她扶了起来,送了出去。
从韩炳的妈妈刚进教室,二狗就认出她是在铁路工人文化宫前卖瓜子的老太太,以前一直以为她至少有50岁,没想到她的儿子才15岁。事后知道,韩炳的爸爸去世的早,韩炳的妈妈又没什么文化,只能在铁路工人文化宫前摆一个卖瓜子的小摊,每包瓜子3毛钱或者5毛钱这样一分一毛的赚钱供韩炳读书,韩炳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活下去的希望。如今,韩炳死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到韩炳的妈妈在铁路工人文化宫前卖瓜子。直到三年多以后的一个端午节,正在上高三的二狗骑自行车路过另一个电影院东风剧场时又看见了这个老太太,她坐在马路牙子上,头发已经全白了,很凌乱,脸上已布满皱纹,瘦小枯干虚弱的很,看起来至少有60岁。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挂着几个纸做的葫芦。我市的风俗就是端午节家的窗户上都要挂个葫芦。
“阿姨,多少钱”二狗停下自行车问
“一块钱一个”韩炳的妈妈说话的时候都没抬起那浑浊的双眼看二狗一眼
“一共多少个,我全买了”二狗拿出了早上妈妈给的10块钱午饭钱买下了7个葫芦。
“孩子,找你的钱”韩炳的妈妈找了3块钱给二狗,二狗看见她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
二狗拿了葫芦骑上自行车,心里沉沉的、酸酸的。韩炳欺负人的确是不对,但他是要需要付出生命为代价吗?扔下他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就这样撒手走了?因为这点小事死在他那本应最美好的少年时光,值得吗?而光辉呢?这个总是憨笑的农村孩子,由于杀人时已满16周岁进了看守所,在看守所7个月后就被其它犯人打死,只比韩炳晚死了7个月,同样为此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有的流氓打打杀杀一辈子,到了40,50岁还活的好好的。而有的人一辈子只打了一架却死了。韩炳和光辉谁该死?谁都不该死!二狗认为,如果此事一定要有一个人应该承担责任去死的话,那二狗宁愿去选择那个泼妇般的班主任葛老师。并不是因为二狗对这位老师有偏见或者这位老师曾经给过二狗小鞋穿。相反,由于二狗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很受这位老师器重。
二狗认为该死的是这位葛老师的原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