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3)
对切萨雷来说,《神的救赎》意义非凡,用商业的眼光选女星,未必是最让他满意的角色。
所以在波吉亚及环岛高层看来,切萨雷一开始就对于劳拉应该是充满了成见的,后续再加上合作的不愉快,才导致了劳拉出局,为他欣赏的江瑟让路。
他筹备要拍摄《神的救赎》已经多年,他只需要负责拍摄,至于影片是赚是亏,并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的。
江瑟在华夏虽然有影响力,华夏近几年票房数据也是相当漂亮,但波吉亚及环岛公司的主要市场仍在欧美,他们仍需要考虑国外观众的接受度。
一开始提前为高层放片的结果虽然大多反响不错,但一个来自华夏的女孩儿能不能被欧美市场所接纳,仍是个未知之数。
综合以上因素,环岛公司高层一开始与波吉亚家族商议,提议过将《神的救赎》换一种营销方式在市场铺展开。
也就是说,不是以大众所熟悉的全球同步上映的方式一股脑的推出,而是先面对小部份的受众,尝试着在北美进行小规模的点映行动。
以为期十天为主,十天时间里,先慢慢在少部分院线推展《神的救赎》点映。
在投资方看来,凭借唐纳德在欧美中产知识份子眼中的地位,及切萨雷在欧美的影响力,再配上适度的营销,先吸引一批媒体及影评人,出一波好评度,给观众一个接受的缓冲期。
《神的救赎》在北美的名号一旦打响了,再逐渐推往欧美,直至十天之后的全球同步首映,一点一点打开市场,扩增发行规模,观众也能逐步接受,才有可能迎来最终的丰收。
这是投资方在做了大半年市场调查及出了无数次方案之后,推出的最好上映方法了。
但偏偏切萨雷不赞同。
他认为点映这种放映方式的产生,也只是投资方为了争取减少损失,打响电影名气,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一种举动,是属于电影发行营销手段的一种。
切萨雷野心勃勃,他对于《神的救赎》期望很高,江瑟在《神的救赎》中的表现,剧组里的人都有目共睹。
她将电影里的兰妮演活,仿佛世间真的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人物,她与唐纳德的合作天衣无缝。
她所欠缺的,只是一个让世人知道她的机会罢了,相比起劳拉,她无疑更要适合‘兰妮’这个角色得多。
《神的救赎》之于他意义非凡,都是为了打响电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