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章 听墙角(5 / 21)
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大哥的英年早逝令爹骤不及防,除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外,更多的是后继无人:二哥一味只知玩闹,三哥只十岁的年纪……
因了大哥的事,二哥、三哥停下太学的学业,呆在家中陪着父亲、艳姬。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这种氛围才有所好转,而艳姬也能下床走动了。
艳姬的身心终于有所起色,虽然明知二哥已受鹰扬郎将之职,但她仍旧有所忌惮,她怕,怕父亲最终会将长孙家的家业交予三哥之手,是以总有些郁郁寡欢。
一晃又是一月有余,传来杨素病重的消息。
虽然父亲对杨素修筑仁寿宫的做法不满,但父亲和杨素在多年征战突厥的战争中仍旧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一天,父亲带着我、二哥、三哥去看望杨素。
本在养病的人不在病榻上,据越王府的家仆说‘在书房’,于是,父亲携着我们兄妹三人在家仆的带领下前往书房。
依旧是那个送走了之桃的书房,如果原来我觉得那书房豪华得贵不可言的话,如今我在书房中看到的却是凄凉。
这位盛传‘兼文武之资,包英奇之略,志怀远大,以功名自许’的争议人物,已完全褪去了年青时的轻侠之态,有些臃肿的身子艰难的站在书桌边,写着些什么。
杨曼青的眼中有着难得的悲伤,而站在一旁的红拂……神色极是复杂。
待杨素终于写毕,父亲方才出声问候。
杨素抬头看着父亲,接过杨曼青手中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长孙郎,你是来送老夫的吗?呀,令媛和公子也来了。红拂,去,替长孙家的公子、姑娘准备一些糕点。”
“越王爷春秋正盛,谈得上什么送与不送?一些讲忌讳的话,越王爷还是不要说的好。”父亲一边说着话,一边要我们三人给杨素见过礼,这才拿起杨素方才所写的字画读道:“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鵾弦时莫并。凤管还相向。随歌响更发。逐舞声弥亮。宛转度云窗。逶迤出黼帐。长随画常里。承恩无所让。”
闻得此诗……我心中一动,难道越王爷仍旧忘不了之桃?也许从来没有得到的方是最好的罢,在这位身经百战的越王爷身上,男女情爱之事一样的难以幸免。
杨曼青心疼的扶着杨素坐下,“父王,写了一天了,憩憩吧。”
“长孙郎,你方才看的这副终归儿女情长了些,再看看老夫另外的一副字画,那才配得上老夫和长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