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章 醉玲珑9(2 / 4)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
害怕鹞子在我怀中闷死,我急忙敷衍说道:“不错不错,魏卿所言言之有理。朕知道了。现在朕有事,待朕办完事再来和魏卿品议明君、闇君。”
见我转身要走,魏卿急忙又道:“陛下,微臣还有事禀报。”
再度奈着性子,我不得不转身,“说。”
“昨天在御船上听闻皇后娘娘一席‘上善若水’之谈,微臣想起孟子早就讲过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先贤之言,又想起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的话,更想起陛下曾言的‘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语,很是感慨啊。”
感慨你个头,一大早的怎么有这么多的感慨,我都觉得鹞子快不行了。似乎没动静了啊。再看侯君集、段志玄二人,脸上不停的抽搐着。我估计他们二人也在为鹞子担心。
可,谁叫我不能失信于子民呢。如果我此时拿出鹞子不就说明我今天准备行猎的一切了吗?
“陛下可还记得虞世南所写的‘大运不测,天地两平。风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鸿业六超。君寿九霄,命周成算。元无之道,自古兴明’这段话?”
我当然记得,这是虞世南写的《帝基帖》中的话。“虞卿的意思是说天地是公平的不会偏向任何人,主天下者乃以德性为准,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便是这个道理。虞卿还说主天下者只要承续尧舜遗风,就能坚固为君的根基。主天下者只要清心寡欲,便能延命益寿。主天下者遵从老君的元无之道,国家才可以兴旺发达。”
“陛下圣明,见识过人,微臣一直不明白,直到昨天听了皇后娘娘一席水德之谈后才恍然大悟。”
哼,不明白,骗谁呢?只不过是找着由头又来规谏我罢了。
一大早便听规谏,谁的脸色能够好看到哪里去,在一篇‘历朝历代帝王玩物丧志、玩乐丧志、失了德行、失了民心、失了天下’的长篇大论之后,魏征又将《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大道理很是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