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章 意难忘1(11 / 14)
,若逢天地干旱季节,以它为祭,可向上苍祈得甘霖以解人间之灾……”
一说起古玩,怀真便如数家珍。
听着怀真夸张的言词,我截话笑道:“这等宝贝的东西怎么就沦落到了拍卖行的命运?既然是国之祥瑞当珍之又珍的保存好才是。若哪一年若这世界又出现旱情,只需请出玉龙子来便是,还搞什么人工增雨啊。”
知道我是戏谑之谈,怀真也不恼,只是紧张的盯着电视,笑道:“你以为它为什么到了拍卖行?那是因为自唐玄宗之后这玉龙子便绝迹人间。”
我‘哦?’了一声,等待怀真的下文。
可是怀真,居然闭了嘴,紧张的盯着电视。
其实,我对历史一点兴趣也没有。由于受怀真的影响,我对古诗词倒很是喜欢,其中尤其喜爱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发觉他的诗文风多变、体裁多变,他的诗要么柔媚似水,颇有女孩儿的‘轻嗅青梅之态’。一时又豪情壮志,很有指点江山的‘总揽寰宇之势’。因了喜爱,于是在深究之下才发现,无论是李世民后期的李白、陈子昂也好还是高适、王昌龄也罢,在创作边塞诗的时候,多有模仿一个人那雍容、淳厚的文风,而那个人就是李世民。也正因了此,我接触了许多有关李世民的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那首《饮马长城窟行》,其秀丽勃发、沉渊明丽、高亢爽朗的文风堪称唐代边塞诗的滥觞之作,有启迪一代文风的重大意义。
也正因了喜爱李世民的诗,所以之于唐朝历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和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安史之乱有了些许的了解,呃……怎么说呢,都挺残忍的。
“就知道你肯定又想起唐太宗的诗文了。”说话间,怀真头也不回的抬手拍了拍我的头,眼睛继续盯着电视,又道:“说起来,这玉龙子和唐太宗可有极深的关系。”
原来上一个古玩拍卖后,现下拍卖的仍旧不是玉龙子,这才使得怀真又有闲情和我说谈。我笑着‘哦?’了一声,问:“但不知是什么关系?”
“有一本书,名唤《太平广记》,其上记载玉龙子虽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以为国瑞,帝帝相传。本太宗於晋阳宫得之,文德皇后尝置之衣中,及大帝载诞日,后以珠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
听着怀真滔滔不绝的古文,我这个历史文盲头疼起来。
从眼角的余光见我抬手抚额,怀真终于移开他紧盯着电视的贵眼,笑道:“意思是说这玉龙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