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9章 番外二 元昭帝(3 / 4)
元昭帝到现在都记得,当时他看到老人尸体,是何等的悲伤痛苦,感觉自己又死了一个亲人。
他的亲人,本已那么少,最后就连师公都没有了。师公死了之后,就连老师都不能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他看着簌簌落下的梨花,声音暗沉:“阿仪,我我对不起师公。我所能做的,太少太少了。”
他现在已是一国之君,但他所能做的,就是为定国公府正名,就只有这个而已,旁的,都做不到了。
老师如今只能在大定消失,而师公,依旧是大罪人,弑君的大罪人。
过了一会儿,范仪才回道:“你做得已经够多了。保住了顾家和傅家,还为定国公府正名。这些,沈大人想必都知道的。”
还有年号。
元昭,据礼部官员所禀,是寓意从此国朝彰明光照。但范仪知道,他之所以定下这个年号,主要是为了感激沈度的教导之恩。
元,实在是一个与大定国朝分不开的姓氏。这是,定国公府的元,是沈度血脉中的元,也是沈肃所秉持的元。
“阿仪,我一直都记得老师过,愿我有生之年,得见天下太平。到了如今,这也是我的信念。只是登上了皇位我才知道,要做到天下太平,太难,太难了。”元昭帝这样道。
得天下之位,便有天下之责。一想到沈肃和沈度,元昭帝便不敢怠于政事,便不敢肆意妄为。他知道,他能够登上帝位,是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换来的
出自皇族、身为崇德帝的皇子,他无法出“沈肃弑君是对的”这样的话语,也无法出“沈度杀七皇子杀皇后谢姿是对的”,但是,他内心是这样想的。
但他所想的,他所认同的,却不能在朝中出来。不然,就乱了套。倘若这天下弑君杀皇族都是对的,那会怎么样国将不国了。
为了这些不能宣之于口的认同,他才要做得更好、为国朝想得更多。
如此,才不枉皇祖母在年迈之时临朝听政,才不枉老师隐在宫中教他五年
没有谁会知道,在大定早已消失不见的沈度,一直隐在皇宫之中。在长达五年间,在偌大的紫宸殿里,老师与他摊开一道道奏疏,为国朝定下一条条计策,为他指出一个个方向
直到他亲政,老师才离开宫中,带着师母和沅沅游历天下。
“阿仪,就算有再多的人在我面前师公的弑君大罪,就算有再多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