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起走向儿童节(2 / 4)
情坚毅,颇有一份少年总裁的气度和干练,“儿童学是我们的弱项,更确切地,是我们的空白区,经过这次事件,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
“我们的目标读者群是14岁到20岁之间的中学生,这块市场,我们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这次失败……”
“失败?”薛慕亮眉毛一扬,截断道:“陈总监,你要注意自己的措辞,我的公司从来没有失败这两个字存在。”
“是的,薛总,我措辞失当。”话人名叫陈印,《鼎》执行主编,和吴曼两人最早跟随薛慕亮,可谓左膀右臂,“这次事件是因为一篇童话的突然崛起所致,所以我想,我们三月份提的那个议案,现在可以提上日程。”
薛慕亮难得地点点头,环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这次开会的主题,一则是聊六月一号的儿童节特刊,一则就是讨论《鼎》子杂志《下课了》的筹办问题,因为这是公司一个比较大的决策,所以特地请了申由、ada、洛暗和北鹤堂过来参谋一下。”
这四位全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气写手,再加上薛慕亮本人,这样的组合足以让成千上万的年轻读者为之疯狂。
“《下课了》这本杂志读者群定位在十四岁以下,目标是‘凡是识字的孩子,手里都有一本《下课了》’。”吴曼不紧不慢地道,“所以杂志风格走轻快可爱路线,插画和内容都尽量简单有趣。”
“也就是缤纷,我们做少儿市场,但是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品味,我看了《少儿艺》的封面以及插画设计,完全没有看下去的**,太土。”薛慕亮有些狂妄地道。
四位作者以及一些编辑的脸色,默默地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时候接触到的第一本儿童读物,基本都是《少儿艺》,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最后走上与字有关的道路,都和他们老板嘴里那本“土杂志”分不开。
薛慕亮微有察觉,顿了一下,道:“我知道,那本承载着很多人童年的记忆,甚至也包括我的,我也知道那本杂志出过一些名家作者,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现在也是一个杂志人,我们既然进入这个行业,就要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不同,让这个行业的规则因为我们有所改变。”
薛慕亮一边发表演,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家的反应,看到众人脸色有所好转,话锋一转:“我们不能因为之前吃过窝窝头就认为它比馒头好吃,我们不能因为吃过馒头,就认为它比面包好吃,同样的道理,我们既然做杂志,就要做到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