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两江总督(2 / 9)
过的这么凄惨的承恩侯。不然王昭仪的庶弟也不会被逼无奈之下,做了一个低等的商人。
在中国古代,商人地位很低下。秦朝时,商人即使富得流油,也不可以穿丝绸衣物。唐朝时,商人不能入朝为官。直到明清,商人的地位才有所转变,从富商巨贾仕途无路,到富商巨贾仕途有路。中国商人这才咸鱼翻身。
所以说你别看王昭仪的哥哥是落破的承恩侯,那地位也比经商做生意的庶弟地位要高的多。王昭仪的哥哥承恩侯一直希望自己的家里再出一位娘娘。哪怕做不到昭仪的位份,就算做个贵人也成呀!
以前,刘太后一手把持朝政,孝帝慕容景又是过继在刘太后名下。孝帝的那些妃子,就算再轮也落不到他们王家头上。
这位王昭仪的哥哥承恩侯把大女儿,二女儿无奈之下,全都嫁了出去。当然嫁的也是一般的人家。就算他们王家名头好听一些,一说娶的是两江承恩侯王家的小姐。
王昭仪的哥哥承恩侯就这么执着的等着。为了能再次攀上皇室他对生了三个女儿的妾侍格外宠爱。反而对生了儿子的原配有些爱搭不理的。好在自己的儿媳妇肚皮争气,一胎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儿,王昭仪的哥哥承恩侯脸上这才有了笑模样儿。
承恩侯比愚公移山还执着,让王家的女儿再次入宫为妃,简直成了他这辈子的一个执念。因为当年曾经尝过妹妹王昭仪的甜头。以他的意思,我的女儿如果成不了皇妃,那么就把自己的孙女,好好培养一下。希望王家的后代总会再出一个皇妃。
承恩侯不死心的等啊,等啊,可是好不容易等到孝帝把太后党搬倒了。皇上也承认了王昭仪的太皇太后身份。可是就在承恩侯这位皇帝的亲舅舅,想把自己的小女儿送进宫的时候。孝帝忽然下了一道圣旨,直接把后宫给遣散了。
接到这个消息时,承恩侯犹如三伏天的一盆冷水顺头浇下。把激情澎湃的小火苗,直接就给灭了个干净。太后党的倒台,好像并未给他们王家带来多少好处。因为,孝帝也只是给他这位做承恩侯的亲舅舅赏了一百两黄金,别的什么赏赐也没有给。
承恩侯说不失望是假的。此时,他的庶弟找上门来。庶弟给自家大哥支了一招。何不借着自家是皇上外家的名头,把生意做大呢!也就是他这位庶弟想借承恩侯的名头一用。
也许在太后党执政的时候,这承恩侯府的名头不管用。可是自从太后党倒台,王昭仪被追封为孝贤太皇太后的时候。这承恩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