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3 / 4)
爷的态度有什么不对,王爷最近几个月有多累他敲在眼里,告御状的人死了,为了利益最大化,永安王怎么能不倒台,如今永安王已经下了打牢,后续阶段更是不能马虎。
大少爷生病就生病了。
林逸衣在元自冥那里,元谨恂在重楼大厅站了一会,转身去了元自冥的院子,他和元自冥的夫子情分上一世就耗尽了。
他不否认欣赏元自冥,如果没有夜正,元自冥的确是更好的选择,他生于忧患,知人善用、礼贤下士,就连唯一一点,因为身份的瑕疵性格太过谦逊,等登基后也不是不能纠正。
如果有他一纸诏书,让元自冥在那个位置上座的理直气壮的话,相信元自冥不出三年就能养出一身气度。
但没有如果,他不满意的继承人再合格也不行,何况正儿不逊于元自冥,相反正儿更优秀,正儿跟夜衡政在外历练十五年,以在寺里静养的名义。一路从知府做到总督,元正比他有更扎实的实践所见和民苦认识,亲身参与见识过官场百态。
因为身份关系,他有天家给他的骄傲;也有脚踏实地的坚信,既跟夜衡政领过兵,也与他批过奏章,那么元自冥就是多余了。
他早放出过满意三殿下的话,元自冥还不识好歹的往上凑,那他就是真不识好歹,其心当诛!
父子勤奋淡了,用君臣身份说话的时候,元谨恂从不手软,天家的夫子情分在他坐上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没有奢望过,背板就是背板!
何况他又不是没有正儿,正儿是他一手养大到懂事,八岁后才跟着夜衡政离开,小家伙走的时候哭的眼睛都红了,每年他生辰都给他带礼物,写的折子又调皮又可爱,后来长大了,字里行间的成熟、稳重,还有对他身份的尴尬,他也迷茫过。
那个时候他和逸衣、夜衡政什么忙都帮不上,既怕他们长歪,又怕父母的关系让他们蒙羞。
不过元正没有另他们失望,当他三十多岁以三殿下的身份带着他的娘子和孩子回宫时,他已经是三殿下,是不能被任何人的任何光环压下去的太子。
对元自冥真正出手的是元正,但他不可否认,他默认了爱子对大儿子的清剿。
所以元自冥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死在他的手里,再次面对他,他心很安静,不会愧疚,不会歉意,那个位置上的成王败寇更不需要被怜悯!
元谨恂周身的气势渐渐收敛,一身暗黄色锦袍不怒自威,他让人取了板凳,坐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