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0 / 13)
为长子又是监国,理所当然得继大统,谁知到头来却是空欢喜一场,别人家是儿子坑爹,到了齐君这里,变成爹坑儿子,一场病重谣言,便弄得人心不安,更让夏侯淳按捺不住当先跳出来,结果事实证明他的作为不过是一个笑话。
这些事情与顾香生的关系不大,自那天晚上从桓王府回来之后,她便闭门不出,在家歇息,直到九月初八,也就是重阳前一日,孔道周那边派人过来相请,说是老先生有事与之商议,她这才带上苏木朱砂等人,乘着马车到孔府拜访。
老先生年逾七旬,满头花白,却精神矍铄,拿着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史稿出来,兴致勃勃要与她分享。
“这是新近刚刚整理好的,你先看看,若有什么修改提议就与我说。”
顾香生谦虚道:“修史诸位先生渊博多才,几曾轮到我来指手画脚?”
孔道周眼睛一瞪:“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还不敢称智者,你在邵州时便已参与主持修史,如今就算陛下不说,也该给你过目的,我不将你与寻常女子等同对待,你更不该看轻自己才是,又怎能妄自菲薄!”
顾香生连忙道歉:“多谢先生高看,我定当尽心尽力!”
孔老先生这才满意颔首,捻须道:“你如今有孕在身,倒也不必过于辛劳,只要有空时看看便可,有什么建议,着人递个话来就是了,不必自己再跑一趟。你先前修的那几篇奇女子列传,我也已经将其放入定稿的那一部分里头,你可以一并看看。”
顾香生自然答应下来。
孔道周又道:“其实明年开春,我可能就要离开京城,因为怕你到时候行动不便,见面不便,是以今日才先请你过来,也算是亲自道别。”
顾香生有点吃惊:“好端端的,先生怎么突然要离京?”
孔道周:“也不算突然,修史的事情现在各司其职,有郑敦谨和袁臻他们在,断不至于出现什么差错,我不过是挂个名罢了,与其留在京城蹉跎光阴,倒不如趁着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去各地讲学,否则再过两年,就算有心也无力了!”
顾香生就叹道:“先生之风,高山仰止,我素来是钦佩的,既然先生主意已定,我也不好再劝阻,您但凡有什么需要,还请不吝开口,我如今虽是闲人一个,但总还能帮上些忙。”
孔道周笑道:“你放心,我不与你客气,当富贵闲人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这把老骨头闲不下来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