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4 / 7)
自然。”
修长的手指--插--入乌黑的发间,漆黑的眼眸似不见的深潭,眸光凝处,好似看着藏于心中的珍宝。
抓住了,攥紧了,捧住了,再不会放手。
心中惦记着上朝,孟清和并没有睡实。沈瑄起身时,也顺势睁开了双眼。
长随送来热水青盐,洗漱过后,简单用了些粥和点心,换上朝服,一同出了国公府。
一路上,遇上早起的同僚,互相见礼,基本都是沈瑄在中,他人立在两侧。孟清和是从一品武官,爵位却不高,遇上侯爵国公也得让路,先抱拳行礼。
“兴宁伯可好些了?”
徐增寿几次上国公府蹭饭,加上多次帮忙,同孟清和也算有了交情。对这位国舅爷,孟清和抱持的态度是,不一定要友情深厚,却绝不能交恶。寻常的交个朋友就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谢侯爷关心,下官尚好。”
寒暄两句,孟清和便闭口不言。徐增寿转向沈瑄,声音不高,只道:“上朝时,当心些。”
孟清和听得真切,不免庆幸,今天来上朝果然是对的。徐增寿不会平白无故提醒沈瑄,他定是同自己一样,预测到今日早朝不会太平。
自己完全是推测,武阳侯八成是得了确切的消息。
徐辉祖在北京练兵,魏国公府和武阳侯府在京中的势力便全部交给了徐增寿。自国朝开立便扎根京城,树大根深的魏国公府,提前知道些消息,并不奇怪。就算天子晓得了,也不会生出过多猜忌。
“多谢武阳侯。”
“你我何必见外?”徐增寿笑道,“不过,若真心感谢,叫声舅舅如何?”
沈瑄不语,半米之内,温度骤降。
孟清和很想策马走远些,到底没敢。
每次遇上武阳侯,都要提起这茬。这位果然心宽,完全不担心哪天国公爷忍无可忍,请他到演武场切磋一下。
沈瑄周身的煞气越来越明显。徐增寿终于停止了“亲情”轰炸。
距离宫门尚有百米,朝臣便需下马,整理朝服,步行前往奉天门。
门前当值的是锦衣卫。
指挥使杨铎不在,悬巡夜铜牌的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纪纲。
见到孟清和,纪纲略微颔首,并未上前搭言。
孟清和不以为意,反倒觉得,一段时日不见,纪纲行事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