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6 / 7)
姚鼎言的拗脾气一上来,谁都拦不住。他派杜绾当“钦差”,下地方彻查此事,凡是反对新法的一律找个由头捋下去!
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得了姚鼎言的号令,杜绾雄纠纠气昂昂地出发,所到之地,无不报上了许多“贪赃枉法”之事。
谢则安眼皮直跳。
姚鼎言这样出乱牌,会把所有新法都拖死。谢则安得知姚鼎言已经拿到杜绾递回来的“名单”,立刻入宫和赵崇昭商量。赵崇昭对没完没了的“难民进京”也不胜其烦,听到姚鼎言的做法后他觉得挺好:“这些兴风作浪的家伙就该整治整治!”
谢则安:“……”
谢则安深吸一口气,正色说道:“先生这样做不对。”
谢则安鲜少这么绷着脸说话,赵崇昭顿时也认真起来:“你是怕再出几次贬谪的事?”他握住谢则安的手宽慰,“我不会再那么乱来的。”
谢则安:“………………”
敢情刚刚说“就该整治整治”的人不是他?
赵崇昭说:“杀鸡儆猴是要的,不管是这些兴风作浪的人,还是借新法为自己谋利的人,都应该抓几个典型严惩。再让两边这么发展下去,迟早会失控的。”他想了想,与谢则安商量起来,“还是有不少地方没有建农业合作社,张大义那边的人太少了,今年科举我多选一批人去帮忙,今年合作社的盈利也不用交上来了,想尽一切办法在所有州县铺开,这样一来我们也不至于耳聋目盲,什么消息都听不到。”
谢则安听着赵崇昭条理分明的话,笑了起来:“张大哥听到一定很高兴。”
赵崇昭转了话题:“最近三郎你京城往外跑,千万要小心才行。”虽然刺杀是年前的事,赵崇昭却一直没彻底放心。要是谢则安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就算把刺客千刀万剐又有什么用?所以他经常不厌其烦地叮嘱谢则安。
谢则安心中一暖,说道:“我心中有数的。”
赵崇昭说:“那耶律衍实在太可恨了,居然派人撺掇别人来杀你!要是被我逮着了他,一定把他千刀万剐!”赵奕景的嘴巴不算紧,稍微吃点苦头就说了实话。北狄在大庆这边的细作从来都不少,和他接触的正是狄国派来的人。据赵奕景所说,这些人接触的还不止他一个——再想想那频繁得十分蹊跷的“难民进京”,始作俑者是谁已经很明白了。
耶律衍把这借刀杀人、挑唆生事的手法使得真顺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