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82 章(8 / 13)
解的信息越多,越有赢的把握。
刘建武:“这几天关注着校办公告栏,会有更多消息出来的。过几天还会开讨论会,我们土木工程、还有他们文科学院、美术学院的,都会参加的。”
给大楼命名以及用什么名言这是文科学院的事儿,楼内如何装潢、装饰等,可以让美院的师生参与。
反正学校尽可能地给学生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杨陆戳戳姜琳:“你有什么想法啊?”
姜琳看看窗外,对面就是一栋红砖三层楼房,规规矩矩,就像三座房屋摞起来,窗户很小,内里逼仄狭窄,空间分隔也不行。不管结构还是外观,其实都受现有建筑材料的限制。
现在的设计不在于多漂亮美观,而在于怎么修建得更加安全、坚固、耐用。不要没两年开始出问题,什么宿舍楼睡觉的时候墙皮哗啦哗啦砸下来把学生盖底下,什么屋顶漏雨导致墙壁裂缝。
而且放眼望去,学校的楼房建筑,除了从前大师们设计的美观又坚固以外,在大y进期间迅速扩建的校舍于文g时期又迅速荒废,有的挪作他用,有的直接坍塌得不像话。
有的地基不过关,马马虎虎!有的泥沙灌浆糊弄一下盖起来,有的……反正各种建筑事故,惨不忍睹,都是为了赶数量滥竽充数,放教育卫星放出来的。
在姜琳看来,以目前的盖楼水平,第一要求坚固耐用,至于外观,其实略微有点变化,颜值就能比之前的高出一截。
刘建武说完以后,就让大家分组讨论。
姜琳也被围住,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苏行云汇总一下,把那些一看就不实际的意见剔除掉,而姜琳提出来的什么钢筋混凝土,对他们来说却是个非常非常陌生的存在。
虽然在国际上钢筋混凝土已经出现,但是国内这一片还是空白。
前几年开始了各项科研研究,却还没进行到这一阶段。
姜琳:“我不记得是在哪本书看到的了。”
上大学以来很多同学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的确看了不少书,有的精读大部分却是泛读的,有时候知道什么,却不记得细节,这也是正常的。
听姜琳这样说,有人就说自己也见到过,还煞有介事地说了几本书的题目,到时候大家可以去找找看。
其实姜琳对传统建筑更加感兴趣,在图书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