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结局篇(7)(3 / 7)
分,一半给你们,一半我们带着上京帮衬文志。”
丁文章忙说,“爹,我不是那意思。”
平分老人的钱,这不就是变相分家吗?
哪有父母还在世就分家的,张老头家那三个儿子就是因为二老还在世闹着分家,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了好几年。
他只是担心自己拖家带口地入京会拖累文志,倒没想过要分家。
胡氏却觉得丁父说得有道理,“文志刚当上翰林官,每年的俸禄恐怕还比不上你们帮着皇……那位看管药田和果园来得多,你爹也不是逼着你们分家的意思,毕竟你们家两个儿子,会担心银钱使不开的问题也正常。再说,我这二孙子都还没满周岁,怎么去那么远的地方,你们小两口合计合计吧,要是乐意跟着去京城了,我和你爹不会阻拦,要是想在乡下多留两年等孩子长大些,也随你们的便,到时候把银钱匀一些给你们盖房。”
丁文章私下里和廉氏商议了一番,觉得就这么去京城不保险,就算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也该等他长大些才能跑那么远。
于是商议过后,丁文章一家继续留在汾州,丁父和胡氏先上京。
至于镇长由谁接替,丁父隔天就向县里申请了。
丁文志考中进士的消息,在渔阳县已经不是秘密。
林县令听说丁镇长的儿子这么快就过了散馆考核入翰林院,羡慕得不行,在替换镇长这事儿上就格外的上心,没多久就帮着办妥了。
丁文章夫妻搬回了白头村,暂时住在杜晓瑜的宅子里,准备过段日子自己起房子。
丁父和胡氏拿着分剩下的那部分银子,赶赴京城与儿子汇合。
收到爹娘要上京的回信,丁文志没多久就把自己现在住的那套小院转手卖了出去,重新购置了大一些的二进宅院。
丁文志爹娘来了以后,他也没跟他们说晋元帝与阿福长得很像的事,日子就这么简单而平静地过着。
——
朝局初定,朝臣们管完国事就想管管皇帝的家事,有几个不怕死的,直接进谏说皇上该选秀了。
傅凉枭当上皇帝以后,性子越发深沉,让人捉摸不透,换做以前遇上这种事,他能直接开口否决,但这次没有,一口应下,选秀就选秀。
消息传到翊坤宫的时候,杜晓瑜正在插花。
静嬷嬷说:“因为是新帝头一次选秀,秀女人数不少,到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