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5 / 6)
谁用谁知道。”
石咏摇手,这真不是他的功劳。热水袋是那群和橡胶耗上了的工匠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石咏照旧只是个点子的搬运工。
有薛家的商队帮忙,大批量橡胶进入京城以后,石咏在傅云生的指点下,先带人研究出了硫化的方法,使天然橡胶的属性稳定下来。然后他们尝试了很久,研究这橡胶怎样才能“抗老化”,也就是怎样延长橡胶的弹性和寿命,免得橡胶制品产出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失去弹性,开裂甚至断裂。一群人一直捣鼓了大半年,才终于发现了一种“抗老剂”,能够让橡胶制品至少维持两年左右,不会老化。
这些基础工作完成之后,石咏才带人开始尝试橡胶制品的生产。因为天气渐冷,所以石咏所选的头一件物事便是热水袋。制作方法也简单:压成形状之后两半合一,单留一个口扣螺旋形木塞,封口处再加上橡胶垫片防止漏水。热水袋最基本的形态就做出来了。石咏试过,确实滴水不漏,保温持久。因此这个冬天,京里有不少人家,悄然换了手中取暖的用品。
此前石咏也有些担忧。京里人家冬日里都惯用手炉,如今硬要他们换用热水袋,不晓得会不会不习惯。然而石家的女眷却一概都鼓励他:“想想看,是炭贵,还是水贵?”
石咏无言以对——传统手炉都是烧炭的,放在白铜、黄铜等制成的扁平小炉中,慢慢燃烧,可以提在手中,甚至笼在袖中,赖以取暖。取暖的时间比热水袋要长久些,而且温度也比热水袋高。可是他却丝毫没考虑过成本的问题:可见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此刻听石喻说起热水袋,并将它赞成是最“厉害”的物件儿,石咏忍不住,目光越过黄铜火锅上方的氤氲水汽,望向如英。
其实最早动了这个念头,而没想着马上动手,做轮胎之类更有“用处”的橡胶产品,石咏不过就是想让媳妇儿在每个月那几天能舒服一点儿罢了。如今幸不辱命,他总算不再是一个只晓得让媳妇儿喝热水的直男了。
如英在对面,接住了石咏的眼神,便莞尔一笑,将安姐儿从怀里放下来,小声说:“安安,去将给二叔的礼物递给你二叔去!”
这头轮到石喻吃惊了,他登时睁圆了双眼。
石家大姐儿早已得了大名,叫做庭安,乳名就叫“安安”,她一岁多点儿,已会站直,偶尔能迈上两步,但是小手上的劲道不小,总将手里吃的玩的抓得牢牢的。如英就将安姐儿抱去,塞到石咏怀里,石咏抱着闺女,果然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