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1 / 6)
魏珠亲眼见证了康熙受那“风月宝鉴”的影响, 传张廷玉入畅春园书写遗诏的全过程。他也深知,内庭人多口杂, 不止他一人见证了那面“宝镜”或是“妖镜”的事。
康熙多次造访无逸斋, 命那名年轻女尼扶乩起课, 待到后来更是直接命人将那面风月宝鉴送去清溪书屋。因此畅春园中就有人传说风月宝鉴乃是“妖镜”, 妙玉小师父乃是“妖尼”。
但因为康熙一直将妙玉交给和妃照看,和妃因有圣驾金口玉言在,不敢怠慢妙玉, 再者妙玉恰巧与和妃当年所失去的那个公主一般年纪, 所以和妃渐渐对这个妙龄女尼生出怜惜,多方照应, 畅春园中便无人敢对妙玉如何。到后来, 风月宝鉴被送去了清溪书屋,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都转了去, 日常提起风月宝鉴是“妖镜”, 妙玉这名“妖尼”却少有人提起了。
魏珠是贴身侍奉之人, 自然知道康熙皇帝不仅照过那镜子的反面,也照过正面。每次康熙照过正面之后便会若有所思,然而他每次照过反面, 则反而会怒气填膺, 或者面露戚容,唉声叹气一阵,仿佛一代帝王也终会为冷硬的现实所击败。
怕真的是面“妖镜”呢——魏珠忍不住暗自心想。
待到畅春园那惊心动魄的一夜过去,待一切尘埃落定之时, 大行皇帝的遗体被送上皇舆,由新皇护送,连夜回京。这时候魏珠才想起寻找,那面一直藏在清溪书屋的“风月宝鉴”竟然不见了。
当时雍亲王乃是在康熙榻前受了遗命,被立为新君。他的兄弟们虽然各怀鬼胎,但为情势所逼,无可奈何之际,一起向新君跪拜。
就是在那个时候,魏珠发现“风月宝鉴”失踪了的。
但是见清溪书屋内,一众皇子皇孙或哀恸欲绝,或不敢相信的神情,魏珠料想这里应当不可能有人关心这一面镜子;而在清溪书屋之外,步兵统领兼九门提督隆科多正板着脸一意维护康熙“遗命”,魏珠早先曾经听见是十阿哥与他大吵一阵,十阿哥曾经大声指责隆科多,说什么“摇摆”之类的话,隆科多却提起要将十阿哥移送“宗人府”的话,如此看起来,隆科多也不大可能有兴趣注意这一面镜子。
魏珠却很着急——他有个不能说的秘密,他也照过这面镜子,正反面都照过,
从康熙皇帝那里,他得知了照正面,乃是观照其心,照反面,乃是照见现实。所以他第一次先照了正面,在那里他明白了自己的心事:他想要的,乃是活着。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