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4 / 6)
“这事儿可与我没关系,他们姓贾的自作孽不可活,当年江南接驾固然风光,可是谁让他们欠下那么多的亏空?如今换了新君,总算是算起旧账来了……”
孟氏凭借父亲四川巡抚孟逢时之力,将朝中的消息摸得清楚。她一点儿也不怀疑,贾氏一定会如史氏一样,落得个一败涂地的结果。
而她,她可什么都没做,不过就是通过自家锦官坊的主顾,稍许放了些消息出去。锦官坊与织金所,大家都是经营金贵织料的铺子,因此不少主顾是重合的。
二娘的见识比自家主子差了一截,此刻颇为疑惑地问:“可是……为什么城里的票号会联手,不肯给织金所贷银子呢?”
孟氏懒得向她多解释,索性一笑置之,道:“你且冷眼看着便是。”
石咏得了贾琏的“全套授权”,出面替贾琏奔走,料理织金所如今面对的“挤兑”危机。
织金所接受主顾的存银,是从前明开始就存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投资关系。在石咏知道有这么一笔钱之前,织金所就已经接纳了大约有三四十万两体量的存银,后来日积月累,总体量大约在五十万两上下。
这笔存银曾经在内务府拍卖人参的时候派过大用场。但是拍卖人参时向织金所借的钱,很快就由京城内各大药材商一起又还上了,存银的主要去向是织金所的存货,以及织金所投向信合行的小额借贷生意。
如今贾府遇上危难,如果所有的主顾都一拥而上,要将存银取出,织金所账面上实实是没有这么多现钱的。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满足主顾们提银的要求,很可能会发生抢货砸店,导致织金所的财产损失。
若是织金所老老实实关张清盘,将所有存货贱价卖出,许是能再填补一部分主顾的要求,可是资金上还有缺口,到时便会连累到信合行。如今信合行的生意有模有样的,放了几千笔小额贷款出去,不少小生意因为获得了这种贷款,才开始经营得有声有色。若是信合行被清算,将所有贷款抽回,那么影响到的,就不止是织金所与信合行这两家,而是数千名本本分分的小生意人。
石咏但凡为了信合行支持的那些小生意人着想,他也决不能坐视织金所被人这么算计。
他大致计算过石大娘那五千两银子,按照每户人家平均存银在一百两上下来算,最多大半天,这点银子就全部兑光了,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寻到可靠的头寸来源。原本薛家理应能帮上大忙的,偏巧薛蟠竟又陪着母亲与媳妇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