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3 / 6)
竟以这样一种态度,全盘接受了所有的意见,一时都感欣喜。但是他们对与京里的皇帝陛下是否能够同意使节们的意见表示怀疑。
事实上,各国使节的等待期没有那么长,他们只等了十天之后,便等来了石咏的反馈:依旧是圆桌会议,只不过石咏并没有事先给他们议题。
“诸位,针对上一次各位提出,但凡有需要处决外国刑事案犯的情况,我国的回复如下:在三个前提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我国可以考虑将案犯移交贵国司法处置。”
石咏一说,外国使节们的精神立即振奋起来:“咏大人,这太好了!”
“感谢你的斡旋!”
只有奈特在一旁凉凉地说了一句:“别高兴得太早,还需要听一听咏大人那三个前提条件。”他掉坑掉惯了,本能地觉得此间有坑。
果然,只听石咏开口道:“第一,我国要求对等的条件。但凡我国商人在出海贸易时遇到类似情况,我国也要求贵国将我国的国民移交我国处理。”
这是天经地义的,总不能外国人来华有免死金牌,国人去海外经商便也应有对等的权力。
各国使节倒是真没想到石咏会提出这个,但是眼下掌握欧洲到远东几条商路的,以欧洲的商船为主,中国人有到南洋贸易的,但是再远就少了。使节们登时心里一松,觉得无所谓,反正也没有多少中国人到他们的国土去贸易。这么一想,大家就决定满足一下“咏大人”,同意便同意吧。
“第二条,将人犯移交贵国,我国需要贵国司法部门给我国一个交代。因此我国会直接照会贵国皇家、议会。”
这一下议论立即起来了。在此之前,使节们总想着若是有本国商人触犯当地法律,将人捞回来就是了。可谁知道,石咏竟然提出来要直接照会本国的皇室与议会,这岂不便是丢脸直接丢到本国去了?
“咏大人,敢问你打算通过什么渠道照会我们的皇室与议会。”问话的是葡萄牙商会会长,他知道中国在欧洲诸国并无使节与外交机构。
石咏莫测高深地一笑,道:“我们目前就已经有渠道联系欧罗巴诸国的王室与议会,这一点,不过会长多操心。”
众人听了,大多心里咯噔一声,一起想起:难道是教廷?中国的皇帝一直与外国传教士有往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而且最近还传出消息,有传教士打算回欧洲之后出版关于中国的书籍,好像还是中国人赞助的。
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