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2 / 6)
足花了两年时间,在雍正登基之后,才将所有的扇子修缮完毕,并将扇骨上的文字全部抄录下来,一气儿都交给了十三阿哥。
原来,那扇骨上的文字,记录了严嵩父子抄家时查抄出的那一部分最为值钱与名贵的古董珍宝。这部分珍宝并不见于《天水冰山录》中,因此严家父子曾经积攒的大量财富,与钱宁、江彬等人抄家的结果相比,便显得小巫见大巫。
那二十柄扇子的扇骨上,除了记载了这部分珍宝的清单外,还指向了珍宝的藏匿地点。石咏当初将这些文字全部誊录出来的时候,也吃惊不小,因为这些珍宝的一部分被封进了明嘉靖帝的帝陵永陵之中。
原来嘉靖那么多年对严嵩父子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对严家抄出的这些巨额财富,竟然也是在乎的。
除了永陵的陪葬品之外,其余珍宝藏匿于全国各地共二十处寺庙之中。石咏将清单交给十三阿哥之后,十三阿哥便命五凤带人按图索骥,四处勘察,在这二十处寺庙中的十四座中寻到了藏匿的珍宝,与清单核对,竟一丝不差。
而其余六座,已经在明末战乱之中毁损,那些珍宝也自此失散,再也寻不回来了。
十三阿哥命人收拢的这些珍宝,已有一部分在雍正元年通过百花深处的拍卖行神不知鬼不觉地卖出,拢了一部分白银回来。雍正亲自下令,将这部分白银存入户部三库之一,由专门的户部堂官负责,只能用于民生与抵免百姓钱粮。就连当初年羹尧狮子大开口讨要军费的时候,户部也没有动用这笔钱,而是着石咏另想了法子。
至那一刻,石咏终于放心——这笔钱,总算不会被胡乱花去。
但是他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从扇子上取下的原版扇面装裱之后,装订成画册,送进宫中,藏于养心殿。而安上临摹扇面的扇骨则全部交给了十三阿哥,藏在怡亲王府。
这些扇面画中有不少作品极合雍正的口味,因此雍正命人藏在一只函盒中,就放在养心殿后面的小书房里,时时赏玩,甚至会邀前来觐见的臣子们一起欣赏,甚至年羹尧也见过,只是年羹尧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本画册就是他听了贾雨村怂恿,想要巧取豪夺的石家“宝扇”。
当年羹尧当面向雍正提起石家“私藏前朝大内珍宝”之时,雍正便立即会想起石咏当初那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无私胸怀,与年羹尧的行径相比,高下立现。石咏这里自然是加分项,而年羹尧自是减分项。
年羹尧被雍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