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3 / 6)
武扬威不了多久了。
前些日子在四川,孟氏之父四川巡抚孟逢时告发重庆知府蔡铤七桩大罪,部议蔡铤应当处斩,但是雍正力挽狂澜,否决部议,命将蔡铤解至京中再审。孟逢时告发蔡铤就是受年羹尧指使,打击异己,而雍正看破了年羹尧的手段,这一回他没有任由年羹尧自作主张,而是出手阻拦。
此事令朝中敏感的人认识到,雍正已经不再对年羹尧言听计从。当初石咏之事,还可以说是因为雍正认得石咏,又或是因为石咏是十三阿哥的侄女婿;然而这名蔡铤却与雍正素未谋面,雍正甚至完全不了解此人,只纯粹看不下去年羹尧的做法而已——龙椅上这一位对年羹尧的不满已经渐渐公开化。
若说在石咏之事之后,雍正对年羹尧是试图点醒,盼着年羹尧能迷途知返,而如今,雍正已经不再为年羹尧公开保留情面了。
而石咏深知,这次年羹尧指使的人是孟逢时,所以年羹尧若倒,孟逢时也绝不能独善其身,所以孟氏背后的靠山……很快便要倒了。
然而石咏也知道如英说得对,就算是孟氏将来是老虎被拔了牙,孟氏所出的石唯与石真这两个孩子该怎么办?他们两人也都是石宏武的亲骨肉,是石喻的弟妹,且这两个少年人,自打进京,就一直在孟氏的庇护之下,一应事务,都是孟氏出面打理——换句话说,这两个孩子,至少从未作恶。
石咏忍不住心里郁闷,但毕竟筹备石喻的婚事千头万绪,容不得他花功夫去郁闷这些。
待到了石喻成婚的正日子,石咏与石喻都是早早起身,先拜过石大娘与王氏。这时石喻已经换上了新郎的吉服,来到王氏面前拜倒,唤了一声“娘”,王氏那泪便止不住地往下流。石大娘与石咏见了便赶紧劝,王氏赶紧拭了泪,换了笑脸,道:“好容易盼着喻哥儿有了这一日,可是若没有嫂子和咏哥儿,我们母子绝不会有这样一天,该当好好谢过嫂子和咏哥儿才是。”
说着,王氏便扶着石喻起身,母子两个,同时向石咏母子拜倒,感激长房母子这么多年对他们的照应。石大娘赶紧扶,连声道:“你们这是,不把咱们当一家人么?”而石咏则果断提醒一句:“千万别误了吉时!”这才成功让石喻母子稳住了情绪,做好准备去迎亲。
腊月里日短夜长,所以石喻迎亲的队伍早早就出门往舒穆禄氏那里去了。石家这里,则是一过了午时,就已经有不少亲朋好友登门道贺。石家原本是勋贵,却又有子弟走了科举的路子,结亲的亲家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