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2 / 7)
狂悖、专擅、忌刻、贪婪、侵占,其中贪婪与侵占两条,都与石家那“一捧雪”和扇子的案件有些关系。
石咏在南书房见到贾雨村的上疏时,脸色苍白,心里几乎有个声音在狂喊:这厮是在贼喊捉贼呀!
明明是贾雨村将石家藏有秘宝的消息告诉了年羹尧,并且鼓动年羹尧以“私藏”“逾矩”之类的罪名告发石咏,并指示步军统领副使将石咏软禁,并企图抄没石家。这些明明都是贾雨村指示的,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也正是贾雨村跳出来,毫不犹豫地将脏水全泼在了年羹尧头上……
好心机、好手段、好快的反应——可偏生此时此刻石咏根本没办法跳出来指责贾雨村什么。石咏心里非常清楚,雍正此刻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清算年羹尧,正等着人跳出来告发。贾雨村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做了这个率先出首的。
石咏知道:贾雨村这是活生生踩着年羹尧往上爬呀。
然而贾雨村告发年羹尧之后,朝中弹劾年羹尧的人并没有变得更多。不知为何,很多人都在一路观望,谨慎处之。石咏忍不住怀疑,究竟是什么阻挡了百官按照雍正皇帝的心意上书检举年羹尧的热情。
——结论竟是锦官坊。
石咏的二伯庆德带着一脸忧虑前来找石咏诉苦:“茂行,你说我这是该怎么办?到底用什么法子才能将锦官坊那本册子上的名字删去?如今但凡在锦官坊里买过蜀锦的人都慌了。”
石咏惊了:“二伯,怎么,您上次那两千两,还……”
庆德哭丧着脸,道:“这不原本就想着自己吃个哑巴亏,花了这么些银子,旁人看不上,我又能怎么着,可是这,可是这……你说这不就是留了个把柄在年大将军手里么?”
石咏恍然大悟:原来竟是锦官坊,锦官坊那本册子里记载着所有官员向年羹尧行贿、请托的所有证据。即便雍正已经率先发难,贾雨村也率先告发,但凡与年羹尧有过一点点往来的官员们也不敢随意跟风——毕竟有把柄掌握在人家手里呀。
他望着可怜巴巴的庆德,心想,为什么这位二伯总是来找自己善后。
庆德旁的不擅长,看人心思倒也很准,当下险些没哭出声:“大侄子,二伯不找你,又还能找谁……”
石咏:得得得!他再不好言安慰几句,只怕这庆德要当场落泪。
“二伯,你眼下一定要稳住,稳住啊!我来想办法!”石咏只能这么说,“若是当真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