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村里人的想象力(3 / 4)
:“在那里。”
“这是你的么?”制服问。
“是我们店里的。”莫晓萱回答。
“什么叫店里?我问你,这个店在工商局登记的店主的名字是不是你?”很明显,他们是有备而来。
莫晓萱也不好说谎,就回答:“店主的名字不是我,但我们是合作关系,我们每个月付钱给她的,你看,我们有合同的。”
那天与阿兰谈好租金后,就草拟了简易合同,分别签字邮寄了,才几天前到的,莫晓萱理直气壮地拿给制服看。
制服看也不看:“不行,你们这是租赁关系,你这没营业执照,就是非法经营,现在就关门。”
说着两个穿制服的就开始驱赶店里的顾客。
那些还没有买到早点的站在一边,也不走开,想等他们走后再买。
一些正吃了一半的顾客哪里肯依,对那两个穿制服的直接就骂:“买卖买卖,愿买愿卖,这是我们之间的交易,有你什么事?”
“我们管的还就是这些事。”制服这时候刚有没几年,许多老百姓还不怎么买账。
可是自己是店主啊,莫晓萱知道现在还不能与他们闹翻,毕竟以后与他们打交道的时间长着呢,生意要一直做下去,免不了要与他们搞好关系。
于是莫晓萱连忙装了一些只有自己这里才有的特色点心,塞到制服人员的手中:“不好意思,是我们考虑不周,不是顾客的错,让他们吃完再走好吗?我们马上就去办证。”
制服人员在莫晓萱不停低头认错,又做了保证证照没办好之前不再营业之类的承诺下,才拎着点心走了。
莫晓萱刚刚松了口气,可顾客不干了:“我们今天就冲着你的蟹壳黄葱油饼来的,排了好久队,眼看就到了,谁知竟然被这两个人拿走了,这不欺人太甚么?”
无奈,莫晓萱只得又不停地道歉。
这时候还没有拍照的手机,当然连手机都没有,但是这时候有有线广播啊,而且广播刚刚升级为电台,县里也刚刚成立了电视台,有新闻线索可以打电话,还会有十块钱报酬。
当时也不知有顾客竟然打电话给了县里的电台,电视台。
下午电台记者到店里采访的时候,几个人还一脸茫然。
莫妈妈见状,紧张得话都说不出口,抹着眼泪,指着莫晓萱骂:“好好的日子不过,就你会折腾,这下要是被抓去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