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结局(1 / 4)
东方集团还是进入了破产程序,好在经过各方协商,新投资的项目终止,前期的投资化为了泡影,好在原东方集团这么多年的积累,固定资产众多,厂房、地皮拍卖能回收一部分资金,老百姓多少还是能拿回一部分资金,不过损失还是巨大。
但是进入拍卖程序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难题,虽然东方集团占据要地,但因为规模庞大,没有哪个企业能独家吞下,但拆分了以后,地理优势又不明显了。
所以竟然没有多少企业愿意参与拍卖,最后政府部门只得再次出面,约谈贺博远,希望他带头,协助政府把这难题解决掉。
所谓解决,就是参与拍卖,最好能拍下一部分,带个好头。
达则兼顾天下,贺博远虽没认为自己能到这一步,但是为政府分一点忧,还是可以做到的。
何况东方集团与自己手下的工程公司可为是同行,拍下它的工厂及设施,没有一点浪费,稍加修缮,就可以投入使用。而且东方集团建立早,占据了很好的地理优势,要是能拍下来,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参与拍卖,并不在公司的计划之中。
虽说江贺集团一直运行稳健,但凭空要划出这么多不在预算范围内的资金,还是有点困难。
不过,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贺博远有压力,但也更感觉有动力,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时机,既可以助政府一臂之力,自己也可以得到所要的,一定不能错过。
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拍卖会的那天,贺博远并没有看到业界的同行,是不是因为听说贺博远参与了,自认为胜不了了他,就主动退避三舍?
参与拍卖的企业很多,但都是不知名的小企业,有的甚至是文化公司,甚至还有只要几间屋就可以营业的贸易公司之类。他们来的目的,大概也就显示重在参与的目的吧。
拍卖还没开始,但结果已经明显。
贺博远都没参与,直接交给手下拍完了。
要是江贺集团不参与,东方集团这么大的产业和地皮,还不知要拍到猴年马月,最后会被蚕食成什么样子,真是难以想象。
就这样,原来的东方集团的大本营,就到了贺博远手里。
至于资金方面的紧缺,由于江贺集团运营状况良好,各大银行争先为期提供贷款。
瞿总在狱中得知这一消息,咆哮不已。
只是他的咆哮也只能响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