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夫人见红(2 / 5)
到马车,宋氏脚底一滑,差点栽个跟头,幸好宋之佩和郑青菡一左一右搀持住,才止住摔出去的身子。
“得亏你俩扶着。”宋氏吁了一口气。
宋之佩待宋氏站定,小心扶她迈步到马车前,关切之意溢于言表:“天冷地滑,姑母可要处处当心。”
宋氏听着暖人心的话,脸上又现出五光十色的笑意。
跟车的婆子们手脚麻利的放下板凳,宋之佩扶宋氏上车之际,宋氏对他嘱咐道:“青菡的马车在后头,地上全结了冰,你做哥哥的送送她。”
宋之佩应了一声,见宋氏进了马车,后退几步道:“妹妹前面走,我在后头跟着。”
男女七岁不同席,到底不是同姓堂兄妹,免不了要避嫌。
郑青菡在前面走,宋之佩刻意落下几步跟在后面,两人步子出奇的一致。
锦绣从寺庙出来后,一直替郑青菡撑着伞,见两人一前一后走着,不知何故,竟觉得此时气氛比寺庙诵经还凝重百倍。
靠近了马车,郑青菡朝锦绣使了眼色,锦绣本是千伶百俐的丫头,放好板凳后,便先行上了马车。
郑青菡正欲开口,背后传来清冷的声音:“在城门,妹妹上马车时,可是一跃而至,这掂脚的板凳都没用上。”
不愧是宋氏教养大的,连见微知着的本事也学全,郑青菡并不转身,低头瞅着板凳道:“本以为只有我留意了佩哥哥,没想到佩哥哥也留意了我。”
宋之佩静了一会,问道:“妹妹和冷家可有渊源?”
“何出此言?”
“当时,妹妹的眼里噙着泪水。”
郑青菡不承认也不否认,肃然道:“我的眼泪可抵不过佩哥哥的陈酿女儿红,冷将军是乱臣贼子,倘若让别人知道了那坛酒的心意,不知道佩哥哥的脑袋还能在脖颈呆上几日。”
此话一语双关,宋之佩依旧从容淡泊:“妹妹想多了,朋友赠了一坛酒,想着酒水伤身,恰巧在城门倒掉。”
郑青菡眼皮也没抬,接着话说:“佩哥哥也想多了,不过是雪花迷眼。”
“真是个误会。”宋之佩适时结束话题。
郑青菡却缓缓转身道:“我替冷将军谢谢佩哥哥,整个江南不过三坛的陈酿女儿红,真是倒对了地方。”
宋之佩抬眼瞧她,迎上一双深似幽潭的眸子,透着灰蒙蒙的苍凉,不再多说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