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移风易俗(3 / 4)
们是无心成亲,现在才知道是被皇后送到这边来了。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一直跟着农事部的人在忙碌,《农事》的小册子就有一部分是他们写的。
说完之后,还积极建议诸位夫人可以带一本小册子回家去看看,了解一下这些东西,以免被下面的人糊弄。毕竟几乎每位官员家中都有山庄田地,这些夫人们管理中馈,也是要操心这些事的,不能什么都不懂。
两位少年郎言笑晏晏,所有人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等命妇们离开时,竟是人手一本小册子,有些还多要了几本,说是用来馈赠亲友。
大家都是聪明人,所以回去之后,家里有儿女的,《农事》小册子就是不能不读的了,比科考的书还要紧。
皇帝看重这件事,作为读书人自然也不能忽视。就算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进士科高中头名,万一陛下心血来潮问起,却发现你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这印象自然就差了,所以儿子要读。
而看皇后的意思,给两位国舅选亲事,肯定也是挑那擅长这些事的小娘子。国舅们既然如此选,将来皇室宗亲,乃至皇太子妃的挑选标准,只怕都要变一变了,所以女儿也不能不读。
但这风气真正盛行起来,还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这些命妇们也颇有几位聪明人,没有盯着两位国舅的婚事,而是从他们跟着农事部的人忙碌,看出了一点别的东西。
所以第二日,就有几位京中最有名的勋贵外戚联袂入宫,求见李定宸。
他们这些勋戚经常出纨绔,不是因为他们不肯上进,而是不能上进。
前朝犯上作乱的勋戚太多,带来了不好的风气,所以他们是时时刻刻被皇帝紧盯着呢,略微上进点儿,估计上面就要疑心你是不是要搞事了,不能科考做官不能参军打仗也不能经商致富,除了当个纨绔还能做什么?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甘心如此,毕竟都是大老爷们,也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
而现在,两位国舅的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如今皇帝重视杂科,颇有抬举的意思,国家大事他们不能参与,科举和参军也都不行,弄一下无关紧要的杂科,总没问题吧?
农事和医科就算了,事关国计民生,真的弄出什么好东西,反而要被怀疑是不是想收买民心。工事就挺合适的,反正在正统文人的眼中,这些东西都是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跟他们这些一事无成的勋戚正好相合嘛!
而且不能不承认,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