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班师回朝(1 / 4)
天泰十六年四月,皇帝率军大破草原异族,解固原之围,追击五百里。
草原人虽然已经举旗投降,但善后的事宜却还有很多。战败的俘虏该怎么安置,圈回来的地要怎么治理,跟草原人如何谈判,以及出征大军的封赏等等……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需要李定宸亲自处理了,只需任命相应官员便是。
随军出征的官员们对此都很感兴趣。他们是文臣,跟在李定宸身边,也不过一个参赞军务政务的名头,虽然也能沾光,但到底跟武将不一样。仗打完了,剩下的才是他们的差事。
而除了封赏须得等朝廷那边议定,剩下的事,都得跟草原人周旋谈判才能最终定下来。
而打了胜仗,谈判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差事好做,功劳却不小,自然是人人趋之若鹜。
但李定宸最后推出来处理此事的人,却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
前首相王霄的弟子,颜弘。
就连颜弘自己也没想到会被委以重任。他自然知道陛下励精图治,朝中机遇很多,但自己的身份敏感,就算有再多的才能也未必会被重用。再说,离京多年,颜弘也觉得自己有些脱离时政,所以回朝后被安置在冷门的礼部也没有任何怨言,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接触和熟悉朝堂。
却没想到,皇帝竟然那么快就起用了他。
这样的知遇之恩,让颜弘陡然生出几分不负使命的责任感。
他本来就饱读诗书,对历朝历代的典故信手拈来,加上这一年多的了解,对李定宸的想法也多少算是心里有数。因此虽然议论者众,但颜弘却没有半点推辞,接下了这份担子。
草原人桀骜不驯,虽然认了输,但却不代表大秦的条件他们都能照单全收。两方第一次坐下来谈判,他们就表现得十分傲慢,甚至故意不说中原官话,只说番语。
而颜弘竟是每句话都能接得上,引经据典,将蛮横的部落首领说得心服口服。
也是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知道,从京城出来这一路上,颜弘竟也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跟向导学习草原人的语言。几个月下来,竟是颇有心得,至少日常对话没有问题。
而颜弘在谈判桌上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分明是冠巾儒士,与人争辩起来却是半点都不落下风,商量出来的每一个条款也都有利于大秦,让人不服不行。
最关键的是速度快。
本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