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15 墙头草(5 / 11)
“这官司我们要怎么打?”林柏文紧声问道。
“您非本国人,现在法院只是下了传票,您看是不是联络一下大使馆……回法国?”厉律师看着他说道。
“需要联络大使馆吗?”林柏文到这时候,才真正有些紧张了。
“若起诉罪名成立,这就是商业罪,所以在收到传票的时候,就会被限制离境,但传票又不同于判决书,是还没有到执行系统的,所以有快速通道或特别通道,应该还是可以离境。”厉律师也在脑子里迅速搜索着与此相关的法律规定。
“好。我现在联络大使馆。”林柏文点了点头,拿起电话给大使馆打了过去。
在林柏文联络大使馆的时候,法国那边关于顾止安的一篇采访,已经在本国各大主流网站传播开来。
于是质疑Carlyle内部管理的软文、技术贴,也是接踵而来。
最最重要的,是顾止安在采访中,谈到当年曾做过的一个很后悔的方案,就是帮助国际资本截杀本国品牌,造成国有优质品牌的流失。
当然这符合市场规律,他以前也认为这符合经济规则,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反省:培育品牌与教育孩子一样,只有规则肯定行不通,付出感情、给予机会、适当帮助,才能让一个品牌茁壮成长,然后让其有抵抗风雨的能力。
现在的国际资本,相当于掌握有话语梳的成年人,要利用强势规则扼杀弱小品牌的成长机会,表面上看符合经济与市场规则,实际上天然有了力量悬殊,这是极不公平的。
所以他向所有被carlyle资本伤害过的品牌,说sorry。
对顾止安的这份个人专访与道歉,褒者有之、贬者也有之。
但无一例外的,大家都还始讨论在品牌发展中,如何合理的借用资本的力量;也开始将carlyle收购的品牌列了个长长的清单--其中有好些个都曾是国家一级品牌,而现在已经消失不见。
当真令人唏嘘不已。
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就连理智的经济分析人,也对carlyle有了很负面的评价。
甚至有不理智的评论人,高喊着carlyle滚出中国。
顾止安的专访,如一颗炸弹一样,炸开了资本与品牌之间的裂痕,也将carlyle在中国高高在上的地位,炸得面目全非。
在大家的情绪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