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3 / 3)
。
老道士仓促应战,几番施法,才重伤逃入江中。顺流漂下一千多里,终于伤重不支,晕过去漂上岸边,为先祖所救。
这支笔交给先祖传下去,留待有仙缘的子孙,自能知其奥妙。但只能每代单传,口口相传,慎为保管,勿要泄露,以防怀壁其罪。
三千年来,韩家相传上百代,每代长子,都把此笔暗中借给各代子孙,赏玩研究。也搜集过仙道之类的书查阅,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笔的异常,更没有找到有仙缘的子孙。
久而久之,历代子孙,也明白这仙缘是可遇不可求之事,不再指望什么,只是当作祖传之物珍重收藏。
韩秀才和王先相处七年,已情同爷孙。发现王先对仙道类书籍很有兴趣,如获机缘,应有求仙问道之心。
他如今重病难治,又无子嗣,便打算将这家传之物传给平时较为疼爱的弟子,以了师生之缘。
王先略微打量盒中这支毛笔,外形略大,笔管为竹管,两头刚好是竹节,两头粗中间细,通体呈墨色。
笔筒一端竹节处扎有似一般狼毫的暗红色笔尖,另一端被竹节封住并嵌有一个径空有手指粗的墨色铁环。
整支笔略显古朴,很不起眼的样子,除了大些长些以外,样式看似与普通毛笔差别不大。
听完韩秀才所言,眼见韩秀才精神不济又欲沉沉睡去,王先将木盒收入怀中,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退出门外。
回家后,王先将木盒收在床下箱中,躺在床上,思绪万千,茶饭不思。
他觉得,这几年来常异想天开,好看神怪书籍,却总能从先生那得到理解和鼓励。刚从先生那一番话中,得知这世上真有可能存在仙人,得窥大道,识破天机,惊喜之余,又觉先生来曰无多,几年相处,师恩难酬,失落茫然,百感交集,不由沉沉睡去。
过了两曰,果然从老村长处传来消息,先生已溘然长逝。众学童皆随父前往村塾灵前拜祭,王先更是扶灵痛哭,守灵七曰,暗中决意求仙问道,以报师恩。
王顺及村中多人感念韩秀才执教多年,在老村长主持下,为韩秀才守灵置棺下葬,略尽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