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吃大户(3 / 5)
半大孩子们总是忍不住的把目光投向装满了老肥肉片子的大木桶,活像是一群饿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小狼。
刘学究和张寡妇连早饭都没有吃,肚子里根本就是空的,全等着今天的这顿吃喝来填满呢,真得很想抓起白面馍馍先大吃一顿,但却顾忌着乡里乡亲的脸面表现的非常矜持,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眼角的余光却不时的扫向灶台那边……
太阳已经升起来房檐子那么高了,估摸着已过了巳时光景,四列用木板搭建起来的大通桌一直延伸到了院墙处。
穿着黑衬面棉袍的李府管家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上甜糕”,掺和了枣泥的黄米糕顿时成筐成筐的抬了过来。那些个流着青鼻涕的娃娃们顿时围拢上来,好像疯了一样哄抢起来。
虽然几乎所有的乡亲都和刘学究一样,为了吃这顿好饭食早就把肚子饿的扁扁,但却对那些甜糕不屑一顾,继续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因为大家都已有了经验,知道这些甜糕不过是哄孩子的玩意,如白面馍馍和老肥肉片子这样的好吃食还需要再等等。
按照大旗庄的传统,不足十四岁的孩子不能和大人同席,所以先用些甜糕哄哄他们。等到把孩子们安顿下来之后大人们就可以安安稳稳的上桌吃宴席了。
宴席上有的是好酒好菜,酒菜过后还有不限量的白面馍馍和肥肉片子,那才是招人稀罕的好吃食呢。
所以,大人们还在等待,等着真正的宴席开始。
一同等待的还有那些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的花子们。
沿街乞讨的花子们也有规矩:不能上桌和主人家同食,而是要等到主人吃完之后才能在墙角或者门外吃剩下的。
又甜又糯的黄米糕堵住了孩子们的馋嘴巴,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围坐在大通桌两旁,李府的仆役和帮忙的乡亲们则趁机摆开一张又一张八仙桌,将刚刚准备好的盘菜和“高粱烧”端了上来。
“敢情各位乡邻贺客入席!”
随着李府大管家的一声高唱,早已等待多时的乡亲们纷纷落座,刘学究和张寡妇分别捡了最近的位子坐定。
宾客入座之后,寿星佬终于登场了。
作为寿宴的绝对主角,李吴山李老爷专门穿了件子团字福袍,头戴挽了双护耳的獭兔皮棉帽。微微勾起的嘴角似乎永远都带着笑意,看起来似乎缺少一点大老爷应有的沉稳,反而多出了几分年轻人特有的玩世不恭。
李老爷站在檐下团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