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不惧恶名(5 / 7)
超过桑德子。
对于罪行的鼓励,比罪行本身更加严重,这是一个态度上的问题。
桑德子是嗜杀成性的屠夫,是嗜血成性的野兽,你李吴山也是吗?
“你是距离我最近的那个人,应该知道是我怎么想的,就帮我拟一份书文,对天下人说明一下吧。”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李吴山头也不抬的对金雀儿说了这句话之后,就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了。
他在续写路恭行的《忠勇公本纪》:“……桑氏破大食王城,屠灭二十万众,天下哗然舆情滔滔,李氏吴山者励之……”
完全按照路恭行那种客观公正的笔法,仅仅只是记录这段历史,却不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任何主观上的评定,这才是真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功过是非自然有后人评说,自己不会任何评论,只是老老实实原原本本的记录历史。
金雀儿则在李吴山的身边开始书写一份文字,对于李吴山的这个行为作出解释:
“……各族之争,无非强存弱亡尔,彼之精锐英雄,我之心腹大患,必除之……”
“……各族之争,非迎请送往,实为你死我活之较量也,岂容得丝毫温情?假使他族强大而攻我,我辈欲杀之而不得,唯有成为刀下亡魂亦……”
“我之精锐,系民族兴起之希望,为减伤亡而灭敌众,何错之有?”
“……狼食羊而羊事草,诸军见羊之亡而生恻隐,岂不知此为天道乎?君若怜惜羊而狼何辜?岂不见青草之存亡乎?”
民族之间的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必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容不得丝毫温情,一定是血淋淋的。我们屠杀了别人,你们还在叫嚣,若是我族没有屠杀别人的能力那就只能被别人屠杀了。当屠刀架到你们脖子上的时候,你们是否还会记得今日的说法,是否还会谈及道德和人性?
前线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民族精华凝聚而成,为了减少自身的伤亡而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亡,难道这不真在战争的常态吗?
狼吃羊而羊吃草,本就是天道的一部分。你们见到狼群撕咬羊儿就生出恻隐之心,可曾想过满地青草的感觉?青草被羊吃到不也正是天道吗?
虽然这种思想早就在军校内部存在,但却是第一次用如此直白如此坦率的态度对公众说出来。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至少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