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比文招亲(1 / 5)
等到刚才那人出了题目,众书生心都是腹诽。!所谓的人雅集事先都会拟个题目,并预先透露出来叫大家早做准备。道理很简单,诗词一物妙手偶得,很多时候讲究的是灵感一现。若是弄成现场作,若是没有思,算是李太白和李易安一时也是无可奈何。
如果不实现拟订范围,大伙儿凑在一起,又恰巧没有思路,岂不是大眼瞪小眼,只闷头吃酒,弄得尴尬。
偏生今天宴会的主人家并没有题目下来,只是下了帖子请大家,说是考较一下我县士子才学,到时候做什么诗,填什么词,再议吧。
现在听到这人提议以月为题填词,众生都是不满。
其一人叫道:“翁春兄此题却不公平,愚弟不以为然。”
原来,出题目的人姓翁名春,字应元,乃是安东县县学生,今天二十四岁,本县有名的浪荡才子。听到有人反对,眉毛一竖:“于兄缘何对本生不以为然啊?”
“翁兄家颇富,又是风流倜傥的性子,平日间流连于花街柳巷,常于歌妓诗词唱和,精通音律,我等却是不及也。题目是你出的,又是填词,想必翁兄早有准备,我等如何是你对手。依愚弟看来,要律诗,题目得另外拟一个。”
这话一说出口,众生都连声叫好:“于兄说得极是,要律诗,题目得换一个。”
是啊,翁和家富饶,在青楼以诗词语撩妹是他的专长,真和他试这项,要想赢确实有些难度。其实,翁兄为人还是不错的,平日里也大方,大家也能玩到一起,让他赢一场也无妨。不过,现在的情形特殊,自然是要争一争。
大家心都是雪亮,今天的人雅集请来的士子都是本县学业有成的未婚青年才俊。临到船的时候,却被高之主人家林员外并没有到,换成林府的少爷梅朴。最叫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梅家二小姐竟然也到了,说是坐在里舱里想亲眼看一看各位才子的风采。
梅二小姐生得国色天香,今年十八岁,尚未许人。又从小读书,从府流传出来的诗看来,这却是一个聪慧的才女。往年间,府县的世家大族也不是没有请媒人门提亲,可都被梅家一一婉拒了,又放出话来说,二小姐将来若是要嫁人,只肯嫁饱学之士,风流才子,家贫寒也好,年龄大些也好,只要章诗词做得好成。梅家还要陪过去一笔不菲的嫁妆,不过,最要紧的是要先入了二小姐的眼。
一个女孩子自己给自己挑夫婿的事情未免有些荒唐,但考虑到梅员外是船户出身,青年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