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总有刁民要害本官(2 / 4)
证明我的身份是真是假,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手段。
史知县点点头,又问:“周杨,你昨日说可再去寻得一人,定能证明你兄长是冒名顶替,难不成民女梅氏是要要找的,又怎么证明?”
周杨磕了个头,说:“回大老爷的话,凶案发生那天,梅二小姐在现场,前因后果都看得真真儿的。大老爷不妨让这个贼子再说说当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真是假,梅二小姐一听不知道了。”
一个书办插嘴:“大老爷,当年这个案子有笔录和周秀才的花押,可以用来对照。小的已经起了卷宗,请大老爷过目。”
听到这话,周楠大惊失色,心底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无论古今,人命都是重案要案,各项口供笔录都务必要做到翔实,案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卷宗都要记载得丝毫无差,精确到当时双方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否则,别说报到刑部,算发到省一级提刑按查司也会被直接打回来重审。
整个审案过程,犯案时的具体情形,周楠如何知道。算他有心向其他人打听,一是十年时间太久,别人根本记不住。二是,这种机密档案普通人又如何接触得到。
完了,这才是真的完蛋了。
一时间,“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八字不足以形容周楠此刻沮丧的心情。
史知县拿起卷宗:“周楠,这面说,案发当天,你与梅家的公子,县学生梅溪在城《太白居》酒楼饮酒作乐,民女梅氏当年只六岁,也在场。其间,你和梅秀才因为一句经义发生争执,双方发生剧烈冲突。其,引起你们二人动手的那句是《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以修身为本。’你的原话是,‘盖格物致知,诚心正意,都是修身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修身推去。所以,人之尊被,虽有不同,都该以修身为本也,天子也不例外。若是天子失德,我辈正人君子当直接指出其的错处,不能为尊者讳。’接下来,梅秀才应了一句话,引得得勃然大怒,以至双方动起手来。好,本官问你,接下来梅溪所言何事?”
我知道那狗屁梅溪说的是什么,周楠心苦涩,心暗骂,这明朝的读书人也都是直娘贼无聊。一辈子读四书五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你将圣人之言钻研透了又如何,即阻不了将来建奴的滚滚铁蹄,也挡不了将来李闯的闪闪大刀。嘉靖年而言,区区几百个倭寇能纵横江南数省,难不成你们子曰诗云,还能像念紧箍咒一样把鬼子给念死了?
为了一句不相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