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4 / 6)
“兄长你真要和我分家单过吗,毕竟是一家人。父母将这祖业传给我们兄弟俩,是想叫咱们守住这分祖业。若这么拆了伙,他们在天之灵也不安生。兄长,一切都是愚弟的错,还请你多多包涵,此事也不要再提。”
云娘心善,忙道:“叔叔快快请坐,相公,毕竟是一家人,不可闹生分了。这家,我看也不要分了,免得别人看咱们周家笑话。”
按照古人的伦理道德,一家人应该聚在一起过日子。兄弟二人闹分家,确实有违公序良俗。除了因为分家一事实在伤感情之外,更因为有深刻的经济原因。一户人家按照平均生三个儿子计算,若要分家,每人只能分得三分之一家产。再过得几代,这么不停地使“推恩法”分下去,再富裕的家庭子孙也会变为赤贫,甚至沦落成为大户人家的佃户。
“好,既然云娘说不分,那不分吧。”周楠点了点头。
“兄长此话当真?”周杨急问。
周楠:“对,不分了。”确实,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十亩水田也算不得什么。折合成后世人民币计算,连一套三线城市商品房的首付都不够,对他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再说,拿到田之后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自己去种,大丈夫其志在田畴间哉?卖了,怕是要被人说自己是败家子,怀了名声以后也不好在庄子里混。
自己冒充了周秀才的身份之后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也有点疲了。作为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大都市白领,整天和周杨折腾,还真有点跌份儿,倒是消磨了胸的志气。
“不过……”他拖长了声音,道:“不过,我读了一辈子书,不懂得种地,也不能靠这个糊口。这样,地依旧由你一家种,每年每亩地给我二斗米,六亩是一石二斗。余下的,无论是赋是税,都由你家自己承担,可好?如果答应,去找七叔公他们做个见证,我弟兄二人签字画押。”
周杨飞快地在心计算了一下,这一石二斗总共也才一百多斤米,换成黄谷也三百斤不到。算给了周楠,自己还能余下不少。要知道,家里十亩地,每年可打三千多斤黄谷,自己还有得赚。
忙点头:“好好好,我这去寻七叔公他们。”
说完话,他怕周楠反悔,一溜烟跑了出去。
云娘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却叹息一声不说话了。
不片刻,在庄子里老人的见证下,兄弟二人写了契约,签字画押。
然后,周杨在七叔公等几个老人的主持下称了一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