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外察考成(求推荐票)(3 / 5)
说:“县尊,在下翻看过往年的卷宗,在嘉靖三十年的时候,淮河发大水,冲了我县万亩良田。恰好逢到岁考,任知县了奏折,请朝廷减免了本县赋税。于是,那位大人顺利地避开了当年的岁考,后又因为赈济灾民有功调去陕西做了一府的通判。”说完他继续叹息:“这样的好事怎么没轮到县尊?如果咱们县再来这么一场大水,县尊何用如此烦恼?”
这人的运气也太好了,史杰人心大感羡慕。可你王师爷说这些又有什么用,为气一气本官?
难不成叫人挖开淮河,放水冲地?
这……
这个可怕的念头在心一闪而逝,史知县怒喝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身为一方掌印官,怎么能够盼望辖地百姓受灾?”
正要发作时,门口传来周楠的声音:“大老爷,虽然咱们不能盼望县里遭灾,但还是可以搞点事情的。天灾大老爷等不到,不妨尽尽人事。”
“什么人,是你,你这混蛋东西,本官正在议事,你偷听什么?”
周楠苦着脸:“县尊罚我站一个时辰,大老爷刚才一番话高屋建瓴振聋发聩,在下想不听到也难。”
史知县一阵语塞,又继续骂道:“什么人事,你这个卑贱的胥吏又有什么高论?”
他骂周楠是胥吏,屋的三个师爷大觉尴尬。他们都是本地人,虽然现在已经混成了典吏,成为大明朝体制能的吏员,可当年谁不是从身份低微的衙役混出头来的?
周楠:“小的虽然读过几年书,也行过万里路,不敢说有什么高论,可有的事情还是明白些。是的,现在看来,县里的亏空一时也填不了。再说,大老爷为官清廉自然不肯横征暴敛加政。依小的看来,现在咱们无论怎么做都毫无用处,索性别管。干脆想一想,如何一劳永逸地将往年的积欠一笔给抹杀了永除后患。”
“你这厮又懂得什么?”史知县正要继续呵斥,心突然一动,这周楠以前也是个读书人,还入了县学,也是个聪慧之人。他做了十年囚徒,在底层厮混,没准还有什么鬼名堂,他伙同岳丈搞掉展成那手玩得很漂亮:“有话快说,本官今日且听听你胡言乱语。”
“大老爷,小的以前也没在衙门里做过事,这其的关节未必明了。不过,当年读书的时候也过几次考场,遇到过有考官专门出生僻的题目来刁难考生。碰到这样的题目,你算怎么做也讨不了好,索性将卷子给撕了倒也清爽。嘉靖三十年那场大水,好象是直接撕卷子。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