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未雨绸缪(一)(2 / 3)
隶和山东屯田防御。
但朱由检并未敢掉以轻心。
在整编刘泽清的十万大军和安排好北直隶和山东、河南三地事宜后。
朱由检便升了都督佥事刘芳亮为军都督府左都督,继续统领近卫第三军。
而兵部尚书李邦华也因参与诛杀逆贼刘泽清有功被加为武英殿大学士领少保衔。
如此一来,李邦华正式成为大明现有的第三位内阁成员。
之前的内阁首辅范景已带走永王和定王从河南、湖广南下。
渊阁大学士吴牲则随太子走海路南下。
也是说,大明内阁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人。
除了范景和吴牲,便是新入阁的李邦华。
这要是在以往和平时期,官员入阁是需要廷议然后才由皇帝陛下决定的。
但现在乃非常时期。
作为皇帝朱由检也只能乾纲独断,圣心独运。
同时,朱由检还令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邦华立即携同左都督刘芳亮带领近卫第三军奔赴东昌府查抄刘泽清的家产!
除此之外。
朱由检还下旨着给李邦华和刘芳亮二人在查抄刘泽清所得之钱粮后不必缴。
直接作为剿除刘良佐所部之军费!
这部分钱粮由李邦华统一调度。
同时,朱由检令李邦华和刘芳亮带旨意给徐州总兵官高杰所部。
命高杰所部立即会同刘芳亮所部一起剿除刘良佐所部。
由大学士李邦华为督师,统一指挥剿除刘良佐所部的战事。
朱由检之所以让李邦华以内阁大学士之尊指挥刘芳亮和高杰所部剿除刘良佐。
是有着多方面的考虑的。
首先,刘良佐为祸凤阳寿州一带,几乎造成这一带十室九空,百姓们困苦不堪。
且刘良佐又非朱由检的嫡系军队。
所以,不得不铲除。
其次,在抵达南京后,朱由检要想在东林党居多的江南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心腹重臣,而且是不被南方官员所影响的重量级心腹重臣。
随自己一同南撤又同自己一起参与招降刘芳亮、诛杀刘泽清计划的兵部尚书李邦华无疑是朱由检值得培养的心腹。
这也是朱由检要在南渡之前提拔李邦华入阁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