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黄河铁路大桥上的君臣奏对(2 / 3)
农奴要强,至少有书可读,有田可耕,有工可做,遇灾年还有朝廷接济,这搁在他们的土著酋长当政时期,谁管他们死活,那才是真的命如草芥,才是真正的奴隶。”
朱由检说着又道:“但一等公民不能因此过于陷入腐化与耽于享乐,你作为巡抚,得保证这些一等公民作为层阶级的优势性,做到人人乃是有用之材,官府要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措施进行培训,对于那些惫懒之徒不妨降低公民等级,低等公民也可以选拔少量的优秀人才或者对大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升其公民待遇等级,但这个口子把得紧一点,但也不能没有,要给他们升的希望,才能让社会稳定。”
“微臣明白,一等公民乃我大明之核心阶层之利益,皆是微臣之同胞,微臣绝对不会坐视他们自甘堕落,近年来往东瀛去的居多,但微臣已下了钧令,二十五岁以下的河南一等公民不得东渡东瀛求欢,需潜心学习,也不得不养闲在家无所事事,违者处罚其父母甚至本人,但也因此,民间多说本官乃管家婆,把人的吃喝玩乐都管住了,甚至内阁也说过微臣这是不想税赋外流的自私之举,乃是封闭之策。”
陈贞慧说道。
“你做的没错,作为地方巡抚,根据地方情况有自己不同主张是没错的,朕最近也在考虑加重地方自主权,什么都要内阁管着,一是容易让内阁做大,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一个政策得到内阁准许才能推行往往耽搁不少时日,其各个地方的经济情况不同,内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地方自治可以更实际一些;三是也不容易滋生**,地方官员不必为得到晋升或保住官位而迎合央官员,而做出过多牺牲地方利益的事来,但也不能让地方权力太大,至少军权是不能放的。”
朱由检这么一说后,陈贞慧也答道:
“汉唐之郡守权重,是故汉唐地方不必仰央鼻息以度日,官清人和,但也容易使得诸侯分裂,而两宋以来,地方权重分小,我大明更是三权分立,虽地方不能抗衡央却也难以统筹地方,至少每遇大乱而难以堪平,不得不设督抚以御之,今日陛下欲加强地方自主权,微臣以为是复古之善政。”
“复古不复古不重要,重要的是政通人和,政治统一的央大帝国肯定是难以集权的,那样即便能也累死人不可,且到底也多趋向保守求稳;
莫若化统一而行地方自治与央统筹之政似乎更为合理;
或有强人出现,更喜欢独秉乾坤,甚至宁愿殚精竭虑,对于国乱时或许更好,但如今天下承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