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虏至,大兵围城(3 / 4)
使者油说义军袭扰清军后方和粮道后,四人不由得脸色微变。
如此一来,破青州似乎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赵应元此人还是颇有能耐啊!”听完,一旁的李率泰微微感叹道。
韩昭宣却神秘一笑。“将军有所不知,出此谋略之人,却并非赵应元。”
“那时何人?”闻言四人不由得来了兴趣,李士元思索后道:“可是杨王休,他曾是明庭山西潼关兵备道,又是李闯的兵府侍郎,知兵事,懂谋略,也在情理之中。”
韩昭宣却没急着回答,在将四人目光都吸引过来后,才说道:“诸位有所不知,此人名叫王彦,不过一举人,却颇有才学,入青州,扶立衡藩都是他的谋划。”
四人在心中暗暗记下王彦之名,又继续探讨了一番破城之法,既然发现原本以为轻松可破的青州,还真不好打了,不由得有些沮丧。
“既然强攻不易,那何不智取?”李士元见众人没商量个所以然出来,突然开口道。
“如何智取,李大人可与本将速速道来。”颇为苦恼的和托听了,不由得眉头一挑。
“赵军本质不过是草寇,我观赵应元与杨王休都曾在明顺之间摇摆,可见并非什么忠义之人,所图不过功利二字,将军何不许下重利,招其来降!至于那王彦,并不掌权,只要说动赵、扬二人,一书生也就无关大局了。”李士元道。
“不妥~不妥~”和托听了认真思索一番,最后还是拒绝道。“赵贼杀吾大清国兵部侍郎、山东招抚史王鳌永,破坏大清在山东的基业,岂可轻易饶恕!本将若放过他,还给予富贵,将来必然有人效仿。而且摄政王恨其入骨,欲杀之而后快,本将不敢违逆他的意思,李大人还是另想它策吧。”
身为汉人,李士元自然不敢质疑和托和摄政王多尔衮,因此只得应道:“将军考虑周全。”
“诸位可还有它法?”和托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再次询问道。
“末将仔细思考了王彦之策,虽都是良策,计成后能给我大军带来不少麻烦,但是赵军先天不足,那便是实力太过弱小,而那些计策都需要时间,我等只需再其新卒还为行成战力之前,一举破城便可。”李率泰说道。
几人一思索都觉得在理,城内赵军只有四千余人,且多是新卒,要招募新卒和训练都需要时间,而联络各路义军,更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事,只要大军能迅速攻破青州,这些谋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