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北守(2 / 4)
孟乔芳见此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明军居然是以战斗阵型挺进,一进入战场,就可以直接投入战斗,让他稍感意外。
不过,看人数,明军的兵力似乎没有他多,大概只有三四万人,这让他不在犹豫,果断下令道:“马军出击,不要让他们靠近!”
孟乔芳没有与任何人商量,便直接下令。如果让明军推进到新丰镇,同镇内守军汇合,明军有镇子为依托,想要击破他们,那就难了。
他一声令下,金军中军号角骤起,金军的一万骑兵,便缓缓开出。
张名振率领三万步骑向北推进,阵线前散布了许多以鸳鸯阵为阵型的明军旗队,他们十二人为一组,走在步阵五十步之前,每个旗队间隔二十余步,组成一道散兵线。
这个距离,散兵后面的排铳手能给予火力的支援,各散兵旗队之间也能相互支援射杀敢于骚扰的金军斥候小队。
这也是明军骑兵不足,所以用一条散兵线,走在大阵前面,掩护大阵前行。
不过,这种散兵对付小股的斥候骚扰还行,面对金阵中前出的一万骑兵,那就是螳臂当车了。
张名振作为鲁派将领之首,曾经和四明山的王翊,独立撑起江南的半边天地,牵制住了大量的清军,为隆武朝廷和王彦在西南抗清,分担了巨大的压力。
正史中,舟山失陷后,张名振护着鲁王南奔厦门。
郑国姓对于失去舟山的张名振不太瞧得上,大言道:“汝为定西候数年,所作何事?”
张名振回答说:“中兴大业!”
郑国姓又问:“大业安在?”
张名振回答说:“济则征之实绩,不济则在方寸间耳。”
郑国姓再问,“方寸何据?”
张名振答,“在背上。”语毕,解衣示之,有“赤心报国”四字,深入肌肤。
张名振可以说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要不是派系问题,成就将不止于此。
王彦知道他的能力,所以才让他担任北线主将,阻击孟乔芳的攻击。
这时他看见金军骑兵出阵,并不慌张,而是一挥手,身后大纛旗立时停下,三万明军见大纛旗一停,便也立时停下步伐,整个大阵鸦雀无声的静立下来。
张明振率领的三万人马,仅有四个司的龙骑兵,加上一个营的散兵庇护于阵前,这如能如何也抵挡不住金军近万骑兵的冲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