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开国功勋(2 / 5)
书信便也在燕京等候多时了。
书信看得郑智面色极为难看,折可求,果真不出所料,下起手来也是心狠手辣。
吴用接过书信继续看,看完之后,叹息一句:“殿下,当真是万幸,若是小刘相公此番真被折可求谋害了,西北便成了个大祸患了。”
朱武此时也在身旁,连忙从吴用手中接过书信,看完之后,便立马开口道:“殿下,此番女真之事暂缓,殿下该亲往秦凤去,秦凤乃我等起家之地,有多精兵悍将,合该掌控在手。岂容他人染指。只要殿下率领大军到得秦凤,想那些西军汉子们不敢与殿下动手。折可求当手到擒来,如此殿下后顾无忧,便可一心南下,更多无数军将帮衬,大事可期。”
朱武显然是许久没有在郑智身边行事,难得有这么个机会,下意识想表现一番,出谋划策,分析审视,更是一心想帮衬郑智。
李纲此时便也在当场,听得朱武说的大事可期,本来想说几句话语,便也止住了。对于这翻天覆地之事,李纲在内心之中也还有纠结。对于李纲这么一个正统的文人而言,忠君之心,本就是从小就接受的教育。
但是李纲对于郑智的支持,也是竭尽全力的。随着郑智经历的这么多事情,便也越发的坚定。
这就成了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只在李纲内心深处。听得那赤裸裸的大事可期,李纲多少也还是有些觉得刺耳,便也不再发言。
一方面为这燕王府的内政竭尽全力,一方面又还有那固有的一些理念难以彻底崩塌。这便是李纲。与那曹操麾下的荀彧倒是有几分相似,荀彧为曹操鞠躬尽瘁,又对那摇摇欲坠的大汉有一份固有的忠诚,便也死在这其中的纠结里。
李纲倒是不会死在这纠结里,但是纠结是必然有的。
最近郑智的耳边,这种赤裸裸的话语,倒是越来越多了。吴用说过,鲁达说过,朱武也说过。便是那怀安一战,军将们大声呼喊的“万岁”,众人也见怪不怪了。
“明日里点一万铁骑,某先出发,到河间停两日,再去西北。再点两万骑随后,不需快马,正常速度便是。”郑智便也是知道这一趟西北必然是要去的,却是也有一点其他的想法。
吴用闻言问道:“殿下这般是为何,三万骑一起快马加鞭去西北就是,如此才能威慑折可求那厮。”
郑智摇了摇头道:“而今缺粮草,某带一万铁甲先去,便是看折可求到底如何想。若是真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