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刘封授首(6 / 8)
清楚,把来作了校场,屯扎军马。其时城中驻军不下十万人。分成五六营,尽皆分布在昔日长乐宫废墟上。这十来万人,原为刘备亲自统率,没有他颁下的虎符,任何人无权调动。现在刘备归西,议事堂集体请假,长安群龙无首。这批军马找不到组织,便都归了兵部尚书司马懿。别看杨彪这老头瘦得跟个猴干似的,可这能量倒是不小,也不知他都对那几个大营的将领都说了些什么,这几个守将虽然不愿参与其事,却对刘封的开进争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然刘封大军一进覆盎门,立时进入长安驻军的布下的包围圈,别看他人多,一样不足一扫。
刘封在杨彪的亲自指引下,有惊无险的穿过各个军营,与由霸城进入的大军顺利会师来,同到校场。刘封登上高台,发表了一番讲话,简要说明情况。他说如今匈奴人在依娜的带领下潜入了长安,欲图颠覆传承了数百年的汉室江山,他作为刘姓皇族大家庭里的一分子,护国除奸,自是责无旁贷,他还号召麾下将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勇敢抗击异族侵略者。当然这些都是没用的,他为了鼓舞士气,自然对他手下许愿,只要他们能赶走匈奴人,夺回长安,府库里的黄金白银任他们搬取,宫里的美人任他们抢夺。刘蒙听他越说越不对劲,频频向他使眼色,可他只作不见,照说不误。此条命令等于公开允许兵士抢劫,兵士哪还跟他客气,一个个两眼冒绿光,嗷嗷乱叫。
誓师已毕,刘封指引大军沿着霸城门大街,一路往西,沿途虽遇到小股匈奴军马,又哪里是陇西精锐对手,不片时就被解决干净,不曾走脱一人。刘封分兵守住险要,以防匈奴骑兵听闻宫变赶来救援。
半个时辰后,大军到了安门大街与霸城大街交汇的十字路口,按照事先约定,各路大军均在这里取齐,齐往宫中诛杀依娜。可大军到时,周围一路军马也无,刘封耐着性子等了一顿饭的功夫,几路大军仍没有到。刘封不耐烦起来,策着马来回乱转。
杨彪、刘蒙自告奋勇,前去接应诸路军马,刘封点点头,道:“嗯,其他几路人马一定是遇到什么麻烦了。你两人各领三千军,分头接应。”
两人领命去了,刘备又等了约一顿饭的功夫,大军还是没有到。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吩咐一个心腹留守此间接应,自己领着大军,浩浩东进,开抵未央宫北宫门下。北宫门司马也姓刘,早年曾追随献帝,董卓乱政时,他因看不惯董卓胡作非为,出言不逊,得罪了董卓,若非杨彪出面替他打圆场,他早就人头落地了。杨彪是他的救命恩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