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光禄寺(3 / 4)
又能和太保的人学种地,太保也没有什么损失。”
要说现在这君臣是真的隔膜了,要搁以前,太子肯定直接就开口要了。没准儿,听说张佳木种地有心得,还会直接把人叫到文华殿去,一五一十的问清楚才行。
期间肯定是说说笑笑,赐茶赐座,彼此交谈起来犹如良朋益友……
当初张佳木教太子骑射弓箭时,就是这般情形。
但一转眼之间,往事已矣,现在君猜忌臣,臣亦然不再忠君了。张佳木已经看透了太子,既不如皇帝的政治才干,也更加的懒惰和贪婪,可能在年轻时还能因为儒臣的督促还勉强自己勤政,但时间不会超过一两年时间,太子必然会疏懒懒于理会政务。
正统早年的王振之祸必定会再生太子执政之时,只是,是为祸更烈,还是稍减于正统年间,那就是不好说的事了。
至于太子的性情,则也是远不如当今皇帝那样的平易近人。皇帝是因为幽居而被伤害,对群臣的防范之心稍过了一些,但无论如何,算是一个仁君,而且,身为帝王却有平民的思维方式。
这对一个帝王来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而太子,却明显没有皇帝的这一层好处。
而关键在于,太子叫张佳木瞧不起的一点,便是宠信万氏。
才多大的人,万氏已经是须臾不可离左右。两年前,太子和万氏还只是孩童和一个类似母亲和姐姐加保护人的多重角色的结合,到现在,太子已通人事,和万氏还得加一个夫妻之情。这么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女人能左右太子的行止,决定他的思维方式和想法,那么,等太子即位之后,深宫对外朝政治的影响力将前所未有的增强。
要知道,明朝已经近百年,但可还没有后宫真正掌权干政的先例在。
当年就是仁宗的张皇后,正统年间贵为太皇太后,说起来是权势一时无二,但张后一无垂帘之想法,二无垂帘之可能,结果正统年间,先是三杨辅政,后来是皇帝任用王振辅政,后宫对皇帝的影响,也就只限于之初对王振的限制和打压而已。
“哼,君君臣臣,孔老二的意思其实是说,君为君,则臣为臣,而君若不君,则臣自然不臣了。”
在心里这么嘀咕一句,但这件事倒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当下便道:“要小爷给我换什么换?一个庄子我还是献得起的。”
张泽大喜,他也是夹在中间难做人。一个是无比熏灼权势大的吓人的国之重臣,一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